第十三章 大沽口保衛戰:優勢下的慘敗(第3/7頁)

來吧!在西摩爾軍改變行軍方式後,拳民和百姓們仍然在殊死抵抗!

而朝廷的另外一支正規軍也終於到了,他們是從北京馬家堡火車站出發的董福祥軍。

6月16日,第一次禦前會議召開後,慈禧派出的兩位“求和”大臣沒能出城,於是慈禧再次命令原本在馬家堡火車站布防的董福祥軍向天津方向搜尋,阻截西摩爾軍進京。

董福祥派出了他的部將姚旺率領2000名士兵,沿津蘆鐵路一路往天津方向搜尋,18日,他們到達了廊坊車站。

姚旺立即命令部隊加入義和拳的戰鬥。

正規軍的威力果然是要強悍些的,繼上次的7個人後,西摩爾軍再一次出現減員:這次戰鬥中共有6人被打死,48人受傷。而大清方面傷亡400多人,拳民和清軍各占一半。

傷亡對比是說明不了什麽問題的,因為清軍和拳民士氣高漲,而西摩爾軍糧草不繼,士氣低迷到極點。更要命的是,前方出現了正規軍阻截,水路進京的計劃也泡湯了,沒有人再敢去往北京,唯一的決定就是:撤,撤回天津,並且只能走水路往回撤,因為不僅從廊坊前往北京的鐵路被拳民破壞了,從楊村回到天津的鐵路線也被破壞了。

這是迫使西摩爾改變進軍方向的關鍵一戰——廊坊之戰。後來朝廷稱它為“廊坊大捷”。很顯然,單就傷亡對比來說,它並不是一場實際上的軍事勝利,但它迫使西摩爾軍不得不後撤,不再冒犯北京,保障了首都的安全,因此稱它為“大捷”也並不為過。雖然“廊坊大捷”指的是姚旺的這次戰鬥,但毫無疑問,它的主要功勞應該歸功於已經近乎赤手空拳抵抗了整整8天的拳民和沿線百姓。

6月20日,西摩爾軍在楊村火車站集結,然後開始沿京杭大運河向天津方向撤退。殘兵敗將們擠在幾條破船上,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登上破船這個高級待遇的,非負傷人員還是要沿著河岸步行和拉纖。此時的西摩爾只有一個願望了:我從哪裏來的,還能活著回到哪裏去——大沽口。

大戰之前

在6月10日西摩爾大軍開向北京後,各國就開始增兵,俄國人是最積極的,他們離大清最近,派兵也最方便。6月12日,1700名俄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大沽口上岸,開進天津租界。還沒有接到慈禧明確命令的裕祿只好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使館衛隊”出發後租界裏的軍隊又猛增到2500人,這2500人也是天津城的威脅。而裕祿沒有想到的是,大沽口外的威脅更大。

俄國在向租界派兵的同時,也在向大沽口外派軍艦,太平洋艦隊副司令勃蘭特就坐鎮大沽口外的俄軍軍艦上,他也是西摩爾出發後各國艦長中軍銜最高的人。6月14日,電報線中斷,各國的軍艦與西摩爾軍以及北京使館區同時失去聯系,勃蘭特就把八國艦長叫到他的旗艦“俄羅斯”號上舉行艦長聯席會議,勃蘭特告訴大家:我們不能再在海上幹等了,必須上岸采取軍事行動!

要上岸,就有兩種方案:一是像之前的西摩爾聯軍那樣,把軍艦繞過大沽口炮台,開到塘沽、北塘甚至是北戴河,隨便找個地方登陸。大清的海防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守了大沽,忘了塘沽,守了塘沽,忘了南北戴河,反正是可以找準空當上岸的,這樣最方便。

而第二種方案就是:先攻占大沽口炮台,就從大沽口上岸。

這種方案當然是“最好”的,原因很簡單,大沽口炮台是離北京最近的出海口,如果不先摧毀大沽口炮台,出海口到北京的交通線就無法保證暢通,將來各國再從海上增兵就極為不便。

但是,如果攻占大沽口炮台,它就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了,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如果向清國的國門大沽口炮台發起攻擊,很顯然,這是向整個大清開戰,意味著八國要跟大清進行國家間戰爭,就要涉及宣戰等問題,而宣戰又得有個理由,說西摩爾軍和使館區失去聯系?公使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這些理由並不充分,如果擔心他們的安全,應該先讓天津領事館派個人去了解一下情況,電報線斷了,還有腿的嘛。進攻炮台就是在事實上發動對清國的單邊戰爭,將來在歷史上是要受到質疑和唾罵的。

而各國駐天津領事也極力反對攻打大沽口炮台,他們不是軍職人員,恰恰是從在大清的外交人員立場來考慮問題:如果八國聯軍強行進攻大沽口炮台,就難保朝廷不會對北京使館區和天津領事區動手——“進攻大沽口不亞於給在清國內地的歐洲人簽署一張死刑證!”

但在勃蘭特等人的堅持下,各國艦長終於最終同意了先進攻炮台——只有美國艦長在最後一刻退出。

美國艦長之前接到了美國總統的指示:如果要發動對清國的國家戰爭,需要正式宣戰,而按照美國憲法,這又需要獲得國會的批準,現在國會還沒有批,所以,美國軍艦恐怕不能和其他國家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