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袁世凱出山,為何只能拋棄大清,接受共和?(第3/3頁)

袁世凱的政治手段:利用“民心”讓自己和皇室全身而退

在進京推動第三次立憲改革之後,袁世凱指揮馮國璋打敗黃興,收復漢陽,策略還是邊打邊談,壓迫黎元洪回到談判桌前。不過,等到打敗黃興,革命勢力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南京,黎元洪不再是主要對手了,全國各地已經有十幾個省先後獨立,但朝廷的地盤只剩下幾個省和一支驍勇善戰的北洋軍了。 載灃再一次亡羊補牢、痛定思痛。12月6日,他上奏辭去監國攝政王之職,從此不再插手任何政事,也沒有了所有權力,步了三年前被開缺的袁世凱的後塵。隆裕批準辭職奏折,她的意思是,要讓載灃承擔造成大清全國亂局的責任。現在監國攝政王辭職了,袁世凱與責任內閣再也不會有什麽約束了,大清國民應該清楚,朝廷真的已經痛下決心進行君主立憲制改革,把更多的權力下放,希望能夠換取獨立各省對朝廷的諒解和讓步。隆裕甚至下詔,從即日起準許大清臣民自由選擇是留發還是剪發,隨你們的便,反正朝廷是要與大清國民重新開始! 隆裕的這道詔書也是給袁世凱看的,這告訴袁世凱:大清除了還有一個皇室之名,你實際上已經是大清的“一號人物”,你就沒必要再去折騰什麽“共和”了。是的,隆裕和皇室也需要積極“拉袁”,畢竟讓愛新覺羅家族的命運掌握在袁世凱手裏,還有生還的可能,一旦他撒手不管,命運掌握在革命黨人手裏,那就很難說了。早就謠傳革命人要白盔白甲,為崇禎皇帝戴孝,報當年揚州三日和嘉定三屠之仇,殺盡所有滿人,其中首當其沖的自然就是皇族親貴。這雖然是謠傳,但確實只有拉住袁世凱,才有可能保障皇室,皇室只能把他當作唯一的救命稻草。 第二天(12月7日),隆裕授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總體負責與獨立各省和談。袁世凱委任心腹唐紹儀為總代表,率團與革命陣容的總代表伍廷芳舉行談判。談判是在上海英租界內公開進行的,也可以說是在英國等國際社會的見證下公開進行的。列強表明了他們的態度:為了維護各國在華利益,希望早日達成議和。這個態度表面上還是“恪守中立”,實際上是暗中支持袁世凱,因為袁世凱是希望早日達成和談的。 但袁世凱和皇室只能接受君主立憲,革命陣容又只能接受共和,所有矛盾的焦點都落在了袁世凱身上——如果他不向共和“轉身”,一切都將談不成。 另一夥人也在積極地“拉袁”了,他們就是袁世凱手下的北洋軍將領。 在唐紹儀與伍廷芳進行公開的政治談判的同時,一場秘密的軍事談判也在進行中。北洋軍將領中出面的是段祺瑞,而革命陣容中的運作者就是黃興和他的參謀長顧忠琛。12月20日,雙方代表也在上海達成了一個秘密協議:兩軍一致同意拋棄君憲,實現共和,同時優待皇室,誰先逼退朝廷誰就當大總統——很顯然,這些條件都是為袁世凱設置的,優待皇室,他才好轉身。 段祺瑞派人把軍界的消息送到袁世凱這裏,這就很有意思了,這相當於“勸進”。自古以來,只有“勸進”當皇帝的,還沒有“勸進”當總統的,但如果說袁世凱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或者說現實中完全沒有這個條件,將領們也不敢貿然“勸進”了。對於軍界的態度,袁世凱真是又喜又怕。要說他對大清王朝死忠到底,那是假的;要說他對這個大總統之位完全不動心,那也是假的。想當年李鴻章大人對“兩廣共和國總統”都動心過呢,更何況這是全中國之總統。但不知袁世凱可還記得,三年前他被開缺時,也是這批將領,沒有一個人為他站出來,現在趨勢即將把他推上總統之位,將領們順勢而為,也不過不希望逆潮流而動,為自己謀個更好前程。 袁世凱明白,他一直堅持的君主立憲要不得不放棄了,不得不上共和這條船,因為共和確實已經是“民心所向”。而大清真正的“民心”,千千萬萬底層百姓們的心聲是不被知道的,但這似乎並不重要。正如保路運動中鐵路資產的真正主人一樣,百姓們的心聲就是“被代表”的,被各省實力派所“代表”,但以袁世凱一人之力,已經無法與這個“民心”相抗衡。袁世凱說:要我去討伐黎都督還有可能,因為這是平叛,師出有名,但要我去討伐張謇等人,我實在無法辦到,這些頭臉人物是“代表”老百姓的,而老百姓是斬不盡殺不絕的啊。 袁世凱的幕僚徐世昌也告訴他:徹底斷了君憲之念吧,無論你有多強的武力,都必須放棄君憲,接受共和;如果還替皇室爭取什麽君憲,不僅是徒勞的,搞不好你袁世凱自己都得當殉葬品! 徐世昌說得沒有錯,麾下將領們要考慮自己的出路,袁世凱更要考慮自己的出路。即使袁世凱能夠一時壓制住將領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軍隊的控制力也會越來越差,如果堅持用武力,天下人就會把首當其沖的敵人從皇室轉移到袁世凱身上,全民共誅之,全民共討之。不要以為當共和國的總統只是袁世凱的榮耀,其實也是他的一條出路而已。 但如何逼退朝廷,這確實是袁世凱的一大難題。袁家數代為官,袁世凱又已經是大清內閣總理——如果說逼退皇室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那就讓別的大臣去做好了,袁世凱更加不想背上一個“篡位”的罵名,不想讓天下人認為他是“出賣”了大清朝廷才成為臨時大總統。如何才能讓大清平順地過渡到共和,如何才能讓皇室體面地退位,如何才能讓自己光明正大地當上總統呢?袁世凱不愧是袁世凱,他很快意識到,既然共和是“民心所向”,那麽就把這個球踢給“民心”吧。袁世凱給唐紹儀和伍廷芳一直談不攏的政治和談定個調子:以召開“國民會議”的辦法來決定。也就是說,無論是共和還是君憲,革命陣容和朝廷任何一方都不能決定,只能“交給全國人民來決定”。具體做法是由各省選出一些代表投票,一旦票決,雙方都必須服從,否則即為全民公敵。 此時的袁世凱和宋教仁一定有惺惺相惜之感,他袁世凱也開始向民間借力了,他在將地方實力派們的軍:你們不是想以“民心”來實現共和嗎?不是想以“民心”來推出和控制我這個大總統嗎?如果你們確實是真心追求共和,那麽你們敢不敢把投票權真正交給各省的老百姓,就像我袁世凱當年在天津試驗過的一樣,深入田野鄉村去敲鑼打鼓地宣傳和發動,來一次比較規範和像樣的投票,也像已經有過的世界先例一樣,讓中國的人民對國家前途來一次公決? 這確實是袁世凱為國家、為皇室、為自己考慮出的萬全之策,無論最後結果如何,他都是很有自信的。如果最後票決的結果是共和,有了這個合法合理的程序,大清會平順地過渡到共和,仍然能夠迅速穩定局勢;皇室能夠以“尊重民意”的形象來體面退位,避免了被用武力推翻和上斷頭台的命運;他袁世凱也會通過合法合理的程序成為臨時大總統,不僅避免了“篡位”的嫌疑和千古罵名,其他野心家也只能偃旗息鼓。 如果最後的結果是君憲,那也是袁世凱求之不得的,這會使他的第三次立憲改革往前進了一大步。想想看,一個朝廷,如果連決定國體、政體這麽根本的權力都可以下放於民,這本身就是立憲的精髓,意味著皇帝和皇室只是一個象征,是“虛君”,受益最大的自然就是袁世凱這個內閣總理大臣。虛君立憲下的總理,那也就相當於共和國的總統,雙方都是政府首腦,袁世凱又何必一定要去當總統? 有實力擺在這兒,袁世凱定下的調子就是雙方和談的調子,在朝廷方面,他是議和全權大臣,這個方案又是個萬全之策。隆裕批準了。 1911年12月29日,唐紹儀團隊和伍廷芳團隊達成了召開“國民會議”的協議。為了給開大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和必要的環境,雙方還一致同意,革命陣營不準再在新的地方宣布獨立,袁世凱的北洋軍也要在五日之內從防區後撤百裏。 袁世凱很興奮,他命令北洋軍從第二天開始就準備後撤一百裏,首先拿出朝廷的誠意來。唐紹儀和伍廷芳開始就程序和細節問題展開談判,雙方又開始了扯皮。當然,原則問題已經談妥了,只要雙方真心擁戴“國民會議”,程序和細節也是可以解決的。袁世凱在等待著這個結果。 然而,僅僅一天之後,一切風雲突變! 1912年1月1日,袁世凱麾下大將突然全體發表通電:誓死維護君憲,堅決反對共和!將領們的語氣極其強硬而憤怒。 1月2日,袁世凱以“同意唐紹儀辭職”的方式宣告了和談正式破裂!與此同時,自從和談以來一直還算友好的氛圍再次變得劍拔弩張。唐紹儀團隊譴責伍廷芳團隊在之前的談判中只顧一己之私,動輒以“不談了”相威脅,甚至不許發表不同意見,不準討論君主立憲之可能性,“其態度之蠻橫,形同專制”,與他們追求的民主共和形成鮮明對比。甚至列強駐華外交官也在了解相關事實後,表示雙方和談破裂,責任實在革命方。 北洋軍方面,後撤停止了,子彈上膛,炮彈入膛,一場大戰眼看又要打響! 召開“國民會議”是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就連隆裕都批了,如果不是發生了讓袁世凱和麾下大將們感到特別憤怒和難堪的事情,他們是不會作出如此過激反應的。那麽,1月1日這天到底發生了什麽? 因為就在這一天,已經回國的孫文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不得不有一種被羞辱和“上當受騙”的感覺,之前的和談是在國際社會的見證下進行的,已經取得了召開“國民會議”的初步成果,現在革命陣容不僅單方面撕毀了這個協議,還讓“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來歸”的承諾成為了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