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大明通行寶鈔(第4/10頁)

與鈔法有關者,除戶口、食鹽、鈔關、商稅以外,較重要者尚有俸給及贖法二事。

明代官員俸給,按正從品級分別規定,自正一品歲俸米一千四十四石至從九品六十石有差。俸給有本色折色,本色給米,折色則有銀布胡椒蘇木之類。洪武十三年(1380)定內外文武官歲給祿米俸鈔之制。[469]永樂元年(1403)令在京文武官一品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鈔;三品四品米鈔中半兼支;五品六品六分米,四分鈔;七品八品八分米,二分鈔。每米一石折鈔十貫。宣德八年定每俸米一石折鈔十五貫;折俸布一匹折鈔二百貫,嘉靖七年改定為折銀三錢。如正一品歲該俸一千四十四石,內本色俸三百三十一石二鬥,折色俸七百一十二石八鬥。本色俸內除支來一十二石外,折銀俸二百六十六石,折絹俸五十三石二鬥,共該銀二百四兩八錢二分。折色俸內折布俸三百五十六石四鬥,該銀一十兩六錢九分二厘,折鈔俸三百五十六石四鬥,該本色鈔七千一百二十八貫。總計正一品官歲得俸給全額為米一十二石,銀二百十五兩五錢一分二厘,鈔七千一百二十八貫。正七品官歲該俸九十石,內本色俸五十四石,折色俸三十六石。本色俸內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銀俸三十五石,折絹俸七石,共該銀二十六兩九錢五分。折色俸內折布俸一十八石,該銀五錢四分,折鈔俸一十八石,該本色鈔三百六十貫。總計正七品官歲得俸給全額為米一十二石,銀二十七兩四錢九分,鈔三百六十貫。在外文武官俸,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每米一石折鈔二貫五百文,宣德八年(1433)增為十五貫,正統六年(1441)又增為二十五貫[470],成化七年(1471)從戶部尚書楊鼎請,以甲字庫所積之綿布,以時估計之,闊白布一匹可準鈔二百貫,請以布折米,仍視折鈔例,每十貫一石。先是折俸鈔米一石鈔二十五貫,漸減至十貫,是時鈔法不行,鈔一貫值二三錢,是米一石僅值錢二三十文,至是又折以布,布一匹時估不過二三百錢,而折米二十石,則是米一石僅值十四五錢也。自古百官俸祿之薄,未有如此者,後遂為常例。[471]

贖罪之法以納鈔為本。永樂十一年令死罪情輕者斬罪贖鈔八千貫,絞罪及榜例死罪六千貫,流徒杖笞納鈔有差。宣德二年(1427)定笞杖罪囚每十贖鈔二十貫,徒流罪名每徒一等折杖二十,三流並折杖一百四十,其所罰鈔悉加笞杖所定。景泰元年(1450)增為二百貫,每十以二百貫遞加,至笞五十為千貫;杖六十千八百貫,每十以三百貫遞加,至杖百為三千貫。天順五年(1461)令罪囚納鈔,每笞十鈔二百貫,余四笞遞加百五十貫;至杖六十增為千四百五十貫,余杖各遞加二百貫。弘治十四年(1501)定折收銀錢之制,每杖百應鈔二千二百五十貫,折銀一兩,每十以二百貫遞減,至杖六十為銀六錢;笞五十應減為鈔八百貫,折銀五錢,每十以百五十貫遞減,至笞二十為銀二錢,笞十為鈔二百貫,折銀一錢。正德二年(1507)定錢鈔兼收之制,如杖一百應鈔二千二百五十貫者,收鈔千一百二十五貫,錢三百五十文。嘉靖七年(1528)更定凡收贖者每鈔一貫折銀一分二厘五毫,如笞一十贖鈔六百文,則折銀七厘五毫,以罪重輕遞加折收贖。此有明一代贖罪鈔法之大概也。然罪無一定,而鈔法則日久日輕,贖罪鈔數因亦隨之遞增,至弘治而鈔竟不可用,遂開準鈔折銀之例,贖法步鈔法之變而變,終則實納銀而猶存折鈔之名,則以祖制不敢廢也。[472]

元承金制,鑄銀五十兩為一錠。元鈔從銀,故亦以五十貫或五十兩為一錠,鈔二錠值銀一錠,鈔二貫或二兩值銀一兩。[473]明鈔則以錢相權,鈔一貫值錢千文,銀一兩,四貫為金一兩。錢五貫或五千文為一錠。《明史·食貨志》雲,嘉靖三十二年(1553)鑄洪武至正德九號錢,每號百萬錠,嘉靖錢千萬錠,一錠五千文。萬歷五年(1577)張居正疏言:“工部題議制錢二萬錠,該錢一萬萬文。”[474]天啟時戶部尚書侯恂言:“收錢每五千文為一錠。”[475]以明代後期之史實推之,則明初之錢錠亦必為五千文可決也。因之鈔亦以五貫為一錠。王世貞曰:“鈔一錠為五貫,貫直白金一兩。”[476]顧炎武記漳州府田賦亦雲“鈔五貫為一錠”,可證也。[477]鈔錠之上為塊,每鈔一張為一貫,每千張即千貫為一塊,見嘉靖初禦史魏有本《論鈔法疏》,詳前文。

原載《人文科學學報》二卷一期,1943年 1943年4月19日於昆明瑞雲巷三號


[1]王世貞《錦衣志》。

[2]《明史》卷九五《刑法志》。

[3]《明史》卷九五《刑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