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熙來了(第5/9頁)

孝莊安排這四個人組成一個集團是非常明智的,因為,毫無疑問,這四個人無法組成一個良好的團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旦組成了團隊,中間必定會出現一個領導者,這個領導者一旦出現就會對皇權構成威脅。只有這些人鬥得死去活來,才能保證康熙親政時候收回大權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從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蘇克薩哈這個人頭腦是非常靈活的,在四人中,他的智商是最高的。他善於交際,朝廷上下到處有他的死黨,對於一些有才能的漢人,他非常虛心接納,收到自己的門下。鰲拜想鬥倒他,絕非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鰲拜也意識到這點,所以跟蘇克薩哈結為兒女親家。可惜,政治鬥爭你死我活,容不得半點親情。

蘇克薩哈的地位是不利的,其他三人都看他不慣。因為他以前是多爾袞的鷹犬,助紂為虐,其他三人都被多爾袞整得很慘。現在風水輪流轉,三人當然希望能好好整一下蘇克薩哈。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孝莊想冊立索尼的孫女為康熙皇後,蘇克薩哈立即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特別搞笑,說這兩人八字不合,不宜立她為皇後。索尼心裏當然很不舒服,不過為了一個寧靜的晚年,還是忍忍吧!

索尼可以忍,鰲拜就不能忍了。只有扳倒蘇克薩哈,鰲拜才能走向個人權力的頂峰。

要扳倒一個人,得要有一個矛盾突破口。鰲拜選擇的突破口是“易地案”。

清軍入關後,曾經強行在京畿五百裏內跑馬圈地,分給王公貴族和功臣將士。圈地過程中難免涉及利益分配的問題,多爾袞當年想長期駐紮在永平,下令永平的地不能圈。這算什麽性質的問題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搞特殊化,如果只是領導者一人搞特殊化,大家還能理解,你是領導沒辦法。但如果是整個利益集團搞特殊化呢?大家心裏肯定不服氣了,養一頭老虎遠遠比養一大群狼要劃算。

多爾袞把本該屬於鑲黃旗的好地段給了自己的正白旗,把不怎麽好的地段給了鑲黃旗。當時,引起了鑲黃旗很多人的不滿。多爾袞掌權的時候,不滿沒用。多爾袞死後,鑲黃旗的人又開始嚷嚷,要奪回自己的地段。在整個事件中,蘇克薩哈一直默不作聲。

鰲拜暗中指使本旗的人給戶部寫信,要求將黃白兩旗的地方交換。在這件事上,索尼和遏必隆順水推舟:鰲拜你放心幹,我們支持你。當時戶部尚書是大學士蘇納海,他閱讀訟書後,上奏說:圈地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現在大家都已經安居樂業,在土地上生活了許多年,不應該讓他們遷走。

蘇納海說的也有道理,關鍵的問題是他本人就是正白旗的人。在鰲拜看來,蘇納海這麽做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鰲拜決定利用自己的權力,將蘇納海置於死地。

於是,鰲拜將自己換地的奏疏和蘇納海反對的奏疏一並讓議政王、貝勒、大臣們商議。商議遲遲沒有結果,鰲拜竟然擅自下命令,要求換地。聽說要換地,旗人和漢民都人心惶惶,這件事驚動了孝莊。當然,孝莊也沒有采取什麽實際的行動,只是責罵四大輔臣。

鰲拜的命令下達下去一個多月,換地的事還沒弄好。鰲拜不由擔心蘇納海和蘇克薩哈結黨坑自己。鰲拜擔心計劃流產,決定先下手為強,他首先要剪除尚書蘇納海、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這三人,在他看來,這三人是蘇克薩哈的羽翼。

鰲拜以玩忽職守的罪名將這三人逮捕,交給刑部判罪。刑部斷定這三人鞭一百,除了妻妾外,一切家產籍沒。事情的整個過程是逃不過康熙的眼睛的,至少逃不過孝莊的眼睛。

也許是在孝莊的授意下,康熙召集四大輔臣,詢問換地之事。鰲拜堅持應該重典懲治這三人,索尼和遏必隆唯唯諾諾,附和鰲拜。蘇克薩哈心裏很清楚,鰲拜這是打狗給主人看,真正的目的是壓制正白旗,矛頭直指自己。所以,蘇克薩哈一言不發。康熙也是個明白人,知道鰲拜很想置三人於死地,始終沒有答應鰲拜的要求。

鰲拜這時候也許是被權力沖昏了頭腦,他竟然無視康熙的態度,以“遷延藐旨”“妄行具奏”的罪名將這三人處死。蘇納海正被關押在刑部,突然看到鰲拜派來兩個衛士要絞死他,居然從容不迫地說:“我是大臣,本有禮儀,快取酒來。”豪飲一番後,蘇納海讓家人在地上鋪了一塊布,脫衣躺在上面,自己用弓弦勒死自己。朱昌祚和王登聯也被處以絞刑,不過他們都沒有蘇納海死得這麽爽快豪氣,都是被處死的。

處死這三人後,換地之事辦得八九不離十了,鰲拜松了一口氣。他卻不知道滅亡離他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