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熙來了(第7/9頁)

鰲拜根據個人喜惡任用官員,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塞到各個部門裏。對於那些不服自己的人,鰲拜不是撤職就是趕盡殺絕。譬如蒙古都統俄呐、拉哈達和宜理布等人僅僅是在議政時不肯附和鰲拜就被撤職。內大臣費揚古跟鰲拜有一些老糾葛,鰲拜將他處死,還殺了費揚古的兩個兒子,並將費揚古的家產收為己有。

可以說,鰲拜基本上架空了康熙。

權力可以將一個人腐化,鰲拜之前並不是這麽一個欺君罔上的人。現在鰲拜是橫在康熙面前的攔路虎,不僅擅權獨斷,而且行止粗暴,就像一個無法無天的屠夫,在朝堂之上也不遵守禮儀,康熙在他眼裏就是一個黃毛小子,他動不動就在康熙面前對大臣破口大罵。康熙曾經非常憤怒地回憶說:“鰲拜這個人,在朕的面前都不知收斂,稍有不合他意的地方,便在大堂之上辱罵大臣。作為一個臣子,鰲拜在朕的面前理應心平氣和地說話,可是他經常發怒,在朝堂上大吼……用人方面,完全自作主張,撇開朕……”

縱觀鰲拜的所作所為,康熙除掉鰲拜只是早晚的事情。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十六歲,親政不滿兩年,用現在的話說還是一個花季少年。但是這個花季少年絕對沒有心思去談情說愛,卿卿我我,他的面前是一頭巨大的老虎,他必須打掉這個老虎。不管是為自己,還是為大清江山,或者是為祖母,他都不能逃避,他唯一的選擇就是打掉這個老虎。

一個花季少年能制服得了一頭大老虎嗎?何況這個鰲拜遠比老虎要兇,這個任務看起來簡直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有很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它們都需要人去面對,一旦你勇敢去面對,就會發現它或許沒有想象中那麽艱巨。

鰲拜是三朝元老,在帝國的權力場和戰場上混了這麽多年,早已培植了一大批黨羽,鰲拜的勢力滲透到中央的各個部門裏,可以說是盤根錯節、根深葉茂。如果稍有不慎,小皇帝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老虎吃掉。

康熙非常認真地思考了這件事,認為不能通過政治鬥爭的方式拿下鰲拜,因為政治鬥爭有個過程,一旦開始等於是向鰲拜發布訊號,我要辦你,而這麽做的結果很可能引火燒身。對於鰲拜,只能采取非正常手段,先通過非正常手段把鰲拜制服,然後再通過正常手段除掉鰲拜。

花季少年就能有如此城府,怪不得長大後變成康熙大帝。

康熙是一個非常有耐性的獵人,為了麻痹鰲拜,他韜光養晦,裝成是酷愛玩耍的少年,整天和侍衛們練習摔跤,甚至在朝堂上都耍著玩。鰲拜一看,康熙這小子貪玩得很,根本無心從政,鰲拜心裏放松了不少,對康熙也不再戒備。經常在宮裏進進出出,不再有任何戒備。

一天,鰲拜照例昂首挺胸目中無人地走進朝堂上奏,康熙突然做了一個手勢,一群埋伏好的侍衛一擁而上,將鰲拜七手八腳地套牢。鰲拜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麽事,這些身手敏捷的侍衛就將他捆綁起來。

這種戲劇性的事情簡直就像是出自文學作品中,但真真確確在歷史上發生過。

很顯然,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活動。索尼的兒子索額圖就參與了這件事,索額圖當時已經是吏部侍郎,為了配合康熙擒拿鰲拜,居然進宮做了侍衛。索額圖因為擒拿鰲拜有功,一個月後升任為大學士。

說鰲拜對康熙的行為毫無覺察也不對,宮中到底有鰲拜的眼線,鰲拜不可能不了解康熙的動向,不過他萬萬沒想到康熙敢在大殿上擒拿自己。加之當時朝中全是自己的勢力,鰲拜實在沒想到康熙的膽子居然這麽大,竟敢擒拿自己。

接下來的問題是: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這些個侍衛真能制服得了他?就算人手眾多,鰲拜又猝不及防,被制服了。那為什麽鰲拜被抓後,他的黨羽沒有謀反?

事情還得從鰲拜的性格說起,鰲拜這個人作威作福已是不爭的事實。但他根本就沒有謀反的舉動,鰲拜是異姓臣子,依據滿族傳統,奴才對主子必須保持高度忠誠。鰲拜從小就生活在家法嚴厲等級森嚴的滿族社會裏,奴才和主子的思想特別根深蒂固,骨子裏是不敢謀反的。

當然這只是我的判斷,鰲拜表面上是一頭老虎,骨子裏還是一條狗。

鰲拜被抓了之後,也沒有爭辯,所有罪名都承認了,說明鰲拜骨子裏還是認康熙這個主子的。這時,鰲拜為了保全性命,突然揭開衣服,袒露身體,露出身上的累累傷痕。鰲拜說:“這是我以前為了救你的祖父留下的傷痕,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康熙一看,觸動很大,最終免鰲拜一死,判處無期徒刑,鰲拜的兒子也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