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熙來了(第4/9頁)

第二個輔政大臣是蘇克薩哈,在四個輔政大臣中,蘇克薩哈的出身最為特別,他是滿洲正白旗人,以前是多爾袞手下的一個得力幹將。蘇克薩哈的父親蘇納一路跟隨努爾哈赤出生入死,最後得到賞識,被努爾哈赤招為駙馬。蘇克薩哈憑借著這層身份,仕途一帆風順,再加上他本人才幹確實不錯,在皇太極時候,他就當上三等甲喇章京。多爾袞攝政後,他混上議政大臣的職位,並晉升一等公。多爾袞逝世後,蘇克薩哈又敏感地意識到政治風向的改變,及時告發多爾袞“陰謀篡逆”,因此受到順治的重用,順治提升他為鑲白旗護軍統領。後來在圍剿農民軍過程中,蘇克薩哈晉升為領侍衛大臣,外加太子太保頭銜。順治彌留之際,蘇克薩哈在皇帝床前淚流滿面,表示要為順治陪葬。順治對他說:“你不知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幫助新皇治理國家是難事嗎?”

蘇克薩哈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當上第二輔政大臣我們一點也不奇怪。

第三個輔政大臣是遏必隆,遏必隆跟後來的大貪官和珅同姓,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遏必隆的父親是清朝開國功臣額亦都,母親是和碩公主。皇太極時代,遏必隆承襲一等昂邦章京,相當於明朝的總兵。多爾袞攝政後,遏必隆挨整了,被籍沒一半家產,削職為民。順治親政後,遏必隆官復原職,還提升為一等公。沒過多久,又榮登議政大臣行列,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頭銜。

第四個輔政大臣也是最具爭議的一個人物,這人叫鰲拜。由於在現代的影視作品裏,鰲拜出場的頻率實在太高,所以大家都對他有個最基本的了解。無論在哪部電視電影裏,鰲拜給人的感覺都是高大威猛、囂張跋扈,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裏。讓我們從正史的角度來了解一下這個人。

鰲拜姓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鰲拜是一個典型的軍人,可以說是皇太極的鐵杆家將,從鰲拜的人生履歷上看,這個人確實是個有實幹才能的人。皇太極一路提拔他,從甲喇額真到三等梅勒章京,再到賜號巴圖魯(勇士),然後到一等梅勒章京、護軍統領,最後到三等昂邦章京。鰲拜沒有平步青雲,完全是憑著自己的功勞一步步爬上去的。多爾袞攝政後,鰲拜好幾次差點被整死,最後都被順治救了。

現在的歷史小說和影視作品大多把鰲拜這個人妖魔化了,看這些作品我們覺得鰲拜這個人簡直是人神共憤,死一萬次都不夠。鰲拜沒有這麽可恨,鰲拜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元老。說鰲拜謀反的人完全是以訛傳訛,但如果鰲拜沒有謀反,為什麽會落得那個下場?

鰲拜雖然沒有謀反,但是擅權卻是事實。鰲拜是一個個性非常強的人,性格咄咄逼人,即使他沒有謀反的舉動,性格和舉止也構成了對皇權的挑戰。康熙拿掉他也是情理之中。

我們來回顧一下鰲拜這個人在歷屆政治鬥爭中的表現吧!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急欲染指最高權力,想坐穩龍椅。這時,皇太極的家臣們不同意了,說多爾袞你要這麽幹,就跟你玩命,其中態度最兇的就是鰲拜。史書記載,鰲拜這個人有勇無謀,大體應該是正確的。

鰲拜勇猛到了什麽地步呢?據說他臂力駭人,一箭射到門楣上,十幾個侍衛都拔不出這支箭。多爾袞攝政之後,鰲拜也老是跟他過不去,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鰲拜這人缺心眼。多爾袞很想幹掉鰲拜,對多爾袞來說,幹掉鰲拜並不是一件難事。

這不,有一次多爾袞翻查鰲拜的档案,發現鰲拜以前犯了一個錯誤,於是下令捉拿鰲拜,斬立決。眼看鰲拜就要人頭落地,順治聽到消息,趕快過來,救了鰲拜一命。

總之,多爾袞找了鰲拜好幾次,幾次都準備斬了他,結果都被小順治救了。我們說,鰲拜這個人命大。

可惜,順治一死,鰲拜的黴運就來了,當然黴運來的時候還讓人以為是好運。康熙是鰲拜宿命克星,康熙智擒鰲拜一直傳為歷史美談,真實歷史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一點。

鰲拜執牛耳

像鰲拜這種性格,絕對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墊底,心裏肯定不會舒服。何況,排名第二的蘇克薩哈是自己的死對頭,不出一口惡氣鰲拜實在不能罷休。

索尼年紀最大,雖然位居首位,但是精力不濟,給人感覺沒幾個年頭。索尼當然不會為了那點權力搞得自己晚年生活充滿陰雲,所以,索尼基本是不問世事的:你們去爭吧,別幹擾我的夕陽生活就行。遏必隆是個性格軟弱的人,他也不會爭權奪利,而是堅持明哲保身的主張。

剩下的兩個就是蘇克薩哈和鰲拜了,這兩人都是厲害的角色。如果讓兩人在擂台上打一場,蘇克薩哈肯定不是鰲拜的對手;但論起智謀,鰲拜又不是蘇克薩哈的對手。政治鬥的是什麽?大家一定會說是鬥智,如果是這樣的話,蘇克薩哈似乎是必勝的。實際上,政治不完全是鬥智,有時候也是鬥狠鬥勢。所以,到底鹿死誰手一時半會還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