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十一章 高舉反明旗幟:七大恨(第3/6頁)

就在這時,忽聽遠處有人沖李繼學的商隊大喊:“你們是幹什麽的?”

鄒儲賢在城樓上看到一群八旗兵朝李繼學的人馬沖過去,李繼學的“夥計”也沖了過去,雙方一頓廝殺,不少“夥計”倒地。

士官們著急地對鄒儲賢說:“參將大人,快開門吧,要不然他們都要被殺死了……”鄒儲賢還不願開城門,但最終還是無奈地點點頭。

城門一打開,這些“夥計”馬上露出了真面目,斬殺城門處的士兵,然後把住城門,讓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八旗兵縱馬進城。鄒儲賢大驚失色,率領將士們殺向城門。可惜為時已晚,越來越多的後金將士沖了進來,如潮水的後金軍蜂擁而至,他只得退回城內。鄒儲賢奔回參將府,一把火燒了府邸,將家人燒死其中。

接著是一場血腥的巷戰。

鄒儲賢上馬提刀殺入八旗軍中,殺死幾個八旗兵後,忽然看到了李永芳。鄒儲賢對著李永芳破口大罵。大貝勒代善一看,好機會,忙讓弓箭手把鄒儲賢射下馬。城內一萬余名明軍和五百戶居民,與八旗軍浴血奮戰。明軍個個都是玩命的,所以這一戰八旗軍死傷甚多。

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清河城血戰終於落下了帷幕。一萬一千多名守城的明朝官兵全部壯烈犧牲,五百多戶居民全部被屠殺。八旗官兵傷亡達八千多人。

打下清河之後,努爾哈赤有些沉不住氣了,他給明朝寫了一封非常蠻橫的信:“爾若不以我之值為值,我之是為是,欲戰,我則訂軍期出邊界,露師於外。或十日,或十有五日,挺身攻我,決一戰……”

這口氣狂妄得誰都受不了,由此可以看到努爾哈赤對明朝的刻骨之恨,但同時也說明勝利可以讓一個人自我膨脹。

薩爾滸之戰

清河失陷,震驚了明朝上下。

萬歷皇帝當然不能坐以待斃,立即開始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大家共同拿出了六個對策:

重新任命剿賊元帥。萬歷皇帝將遼東巡撫李維翰削籍為民,任命兵部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相當於遼東軍區司令員;周永春為遼東巡撫,相當於遼東地區的行政長官;除此之外,萬歷還急調山海關總兵杜松、保定總兵王宣、遼陽總兵劉、遼東總兵李如柏、開鐵總兵馬林等一起協助楊鎬打掉努爾哈赤。

調集兵馬。萬歷皇帝將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甘肅等地兵馬調往遼東。但這些兵都不太願意去遼東,一路上懶懶散散,非常勉強。最後,總算是湊齊了十萬人馬。

增加軍餉。以前不打仗的時候,朝廷是盡量克扣員工工資,現在知道不給這些人發工資,仗就沒法打,軍人吃不飽,國家就會危亡在即。朝廷撥出了兩百多萬兩白銀,但真正到將士手中的有多少,只有天知道。

給朝鮮施壓,讓朝鮮一同征討。萬歷皇帝給朝鮮寫了一封信,要求朝鮮和天朝大國一起征討奴賊。朝鮮當然是能應付就應付。

嚴明軍紀。皇上說軍紀一定得嚴明,不嚴明的話戰鬥力不高。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軍紀不是一天就能嚴明的,其他方面搞不好,軍紀想嚴明只怕也難。

萬金懸賞。明朝皇帝從朱元璋開始就非常小氣,萬歷皇帝能夠拿出一萬兩懸賞努爾哈赤的人頭應該說是夠大方的。當然,努爾哈赤人頭的價值遠遠不止一萬兩。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誰有本事拿努爾哈赤的人頭啊!

經過十個月的準備,援兵總算到達遼陽。朝廷擔心勞師動眾,時間一長,花費越來越大,所以屢次催楊鎬快點兒動手。打仗這東西就像生孩子,不醞釀好,那不就是早產嗎?所以,這場剿賊之戰我們可以想象。

楊鎬本是個腐朽貪汙的老將,現在壓力也非常大。於是,只好提前動手,在遼陽的演武場點兵,頒布了十四條軍令,最後,楊鎬底氣不足地說道:“違令者斬。”為什麽說楊鎬底氣不足呢?以前在抗倭戰爭中,他就謊報軍情,明明吃了敗仗,他卻說擊敗倭寇,斬首多少多少。

這天,楊鎬拿出皇上禦賜的尚方寶劍,當著全軍將士的面斬掉撫順之戰中臨陣脫逃的將領白雲龍。白雲龍也夠冤的,主將投降了,自己能不跑嗎,自己沒跟著李永芳一起投降就已經是不錯的了。

誓師之後,楊鎬兵分四路,直接殺向後金的國都赫圖阿拉。

第一路是左翼中路,由山海關總兵杜松、保定總兵王宣等人率領,發兵兩萬五千,從撫順出兵,直指赫圖阿拉。

第二路是右翼中路,由前遼東總兵李如柏和參將賀世賢率領兩萬人,從清河出發,途經建州南部,向赫圖阿拉進攻。

第三路是左翼北路,由總兵馬林率領兩萬官兵,外加葉赫部兩千盟軍,從開原出發,途經建州北部,進攻赫圖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