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十一章 高舉反明旗幟:七大恨(第2/6頁)

努爾哈赤是個賊精明的人,他把在撫順做貿易的十六個外地商人招來,給每人一大筆錢,讓他們帶著“七大恨”回去:你們給我散發這個傳單,這筆錢就歸你們了。

商人唯利是圖,自然答應了。努爾哈赤此舉在於告訴天下人,我努爾哈赤拿下了撫順,我很厲害,明朝很弱。

努爾哈赤還釋放了四個漢人俘虜,讓他們帶著“七大恨”回去給明帝。

撫順等三城失陷的消息傳到廣寧,遼東巡撫李維翰急忙讓廣寧總兵張承萌帶兵一萬去支援。兩軍靠近時,刮起了大風沙,對八旗兵有利。明軍死傷枕藉,大敗而逃。

四月二十六日,努爾哈赤凱旋班師。對於撫順降民,努爾哈赤給予了優待政策。為了表彰李永芳投降好榜樣,努爾哈赤還將第七子阿巴泰的女兒嫁給他,授他為總兵官,仍然統領自己的士兵。

這個消息傳到明朝宮廷,明神宗非常憤怒,一個小奴賊居然這麽猖狂,你們這些大臣大將是吃幹飯的嗎?明神宗要求調兵遣將,撥款剿賊。不過他對問題的嚴重性顯然估計不足,臨時調集一些兵馬,希望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努爾哈赤。最開始的時候,懸賞一千兩拿努爾哈赤的人頭——估計努爾哈赤聽到這個消息會非常崩潰。幾個月後,努爾哈赤人頭的價格就升到一萬兩了。

撫順之戰的勝利,讓努爾哈赤意識到推翻明朝不是夢。他對明朝的腐敗洞若觀火,為了避免自己的後代犯同樣的錯誤,他教育道:“國家的敗亡,從來不是因為財力不夠,都是驕縱腐敗導致的。像夏桀、商紂、隋煬帝、完顏亮這些人,都是貪圖享受、不思治國的人,所以國家才亡。你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歷史教訓,一旦重蹈歷史的覆轍,我們離敗亡也不遠了。”

攻克清河

清河城和撫順城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城池。撫順是遼東的樞紐,四通八達,地位非常重要。而清河則是一個重要的關口,四面環山,易守難攻,有天險之稱,只有東路通往鴉鶻關。

攻克清河城就沒有拿下撫順那麽輕松了,七月二十一日,當努爾哈赤大軍抵達清河城下時,清河城早已做好了準備。清河城只有五千守兵,臨時又抽調來五千士兵,再加上城內有幾千個閑散男丁,合起來也有一萬多人。清河城還有一個撒手鐧——大炮。清河城有一千多炮手。

最關鍵的是,城內有一個鋼鐵一樣的將領,雖然只是個副將,但他表示要與城池共存亡。這人便是鄒儲賢。

努爾哈赤還以為像過去那樣輕松,當他們攻城的時候,忽然發現許多門大炮對著自己狂轟,城上的滾木和礌石如暴雨一樣往下砸。八旗軍死傷慘重,城樓下全是屍體。八旗軍八次進攻,八次被打退,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努爾哈赤的英名不必等到袁崇煥來終結,鄒儲賢就可以了。

但意外偏偏發生了。努爾哈赤有一個謀士叫範文程,範文程是北宋名相範仲淹的十七世孫,以前是明朝的一個官員,後來投奔努爾哈赤。範文程沒有“漢奸”意識,投奔努爾哈赤後忠心耿耿,成為清初的股肱之臣,歷經三朝四代不倒。當時範文程就對努爾哈赤建議說:“我們不能跟鄒儲賢硬拼,這人不怕死。我們最好是派間諜進入清河城做內應。”

努爾哈赤一聽,對啊!得派誰呢,這個人得能夠得到鄒儲賢的信任,還得忠心為我辦事。這個人就是李繼學,李繼學是一個生意人,也是一個雙面間諜。努爾哈赤找到他的時候,他首先是不幹,說明他還是有良知的。但當來人把刀子架在他家人的脖子上時,他沒法不幹了。他不是那種可以為了大家舍棄小家的人。

李繼學連夜準備了十多輛參車、皮貨車和糧食車,帶著一幫“夥計”往清河城去。快到清河城時,努爾哈赤的軍隊就跟在馬車的後面。

鄒儲賢很早就與李繼學認識,也知道李繼學曾秘密為明軍提供情報。但是現在戰事正處於緊要關頭,即便是李繼學,鄒儲賢也不能輕易相信。因此問道:“你從什麽地方過來的?”“從遼陽來。”“幹什麽的?”

“賀世賢副總兵有緊急軍情讓我交給你。”

“賀總兵在璦陽,你卻從遼陽來,這未免太不可信了吧。”

李繼學於是按照範文程教給自己的話回答:“賀總兵的援軍半道受阻,為了給你送信,特讓我從遼陽方向來。這樣可以避免後金察覺,再者就算被後金察覺了,看是從沒有援兵的遼陽過來,也好消解他們的懷疑。”

範文程真厲害,這回答真可謂滴水不漏,但鄒儲賢並沒有就此相信。

鄒儲賢又問:“賀世賢副總兵讓你來這裏就是為了送情報嗎?”

李繼學指了指身後的糧車,說:“賀總兵讓我帶了一些糧食過來,他怕城內缺糧,影響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