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韓滅趙 五(第2/2頁)

李斯試圖創造“韓國不可信用”論,說韓國維強是從。當今齊趙與秦國懸衡對峙,韓國這個不可信用的家夥一定會附從齊趙而成為秦國的危險。所以妥當之計,不如先滅韓以絕後患。李斯這種先從弱國動手,逐漸剪除強國的羽翼,然後再圖謀強國的戰爭路線,被中外歷史證明,是對的。

而韓非試圖證明秦國必須團結韓魏,才能抵對齊趙陣營,首先這有點危言聳聽,不甚符合當時歷史大勢,進而李斯又論述說韓國不可信用,未必肯忠於秦國。

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水火不容,到底秦王政該相信誰呢?李斯不遺余力地又攻擊了韓非子上書的動機:“韓非表面上都是些淫詞,仿佛處處為秦國著想,其實都是護著韓國。他來鹹陽的目的就是存韓,所以他嚷嚷秦韓團結,共同對趙齊,這其實是為了他回去邀功的。一旦秦韓團結,這團結又是他韓非促成了,韓非勢必在秦韓兩國之間成為重臣,謀得他在韓國的政治地位。所以韓非淫詞靡辯,飾非詐謀,其實是想盜您的心,圖他的私利來的!”

李斯這些話,不免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但秦王政畢竟被兩人說得搞迷糊了。滅韓吧,擔心激起齊趙聯盟反秦,不滅韓吧,擔心韓國一邊倒向齊趙,給自己增加一個惡鄰。李斯看見秦王政舉棋不定,就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暫不滅韓,但由我李斯出使韓國,把韓國總統給誑來秦國,以其為人質,確保韓國不敢一邊倒向齊趙,威脅秦人。

秦王政覺得還是李斯最能體諒朕意,於是暫時放棄滅韓打算,派李斯入韓。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個結果還是加強了秦韓合作,秦國畢竟放棄了滅韓計劃,韓非子出使鹹陽的目的,基本達到了。韓國暫時沒有亡國之憂了。韓非子一生能辦成這樣一件大事,死亦不醜啦。

只可惜,韓非子為韓國所拖延爭取的時間也不過就兩三年而已,韓國在公元前230年(趙國被滅掉的前兩年),還是被秦國滅掉了——當趙國已經自身難保,齊趙聯盟最終又沒有建立起來,韓國自然也就失去了倚仗,秦國敢於毫不猶豫地滅它了。韓非子文辭遊說再有力量,也必須建立在前方赳赳武夫沖決險阻、破城殺傷的形勢基礎上的。

關於韓國是怎麽被滅掉的。這個很容易。李斯入韓以後,似乎並沒有實現他所吹牛的誆騙韓王安入秦為“肉票”的大話。但是李斯、姚賈、尉繚這些秦王政重用的文臣,一再鼓吹和平演變。就是派出大批間諜前往六國活動,用黃金收買六國豪臣,離間六國君臣關系,煽動臣下造反,或者陷害忠臣良將(如李牧案)。對於那些不肯就範的臣子,就用利劍刺之,完全陷六國官僚體系於癱瘓。秦王政在武功方面並不如從前的秦昭王顯赫,但是“和平演變”是秦王政的特色亮點。

“和平演變”政策在韓國也獲得巨大成功,韓國南部重鎮南陽的長官Mr.騰被策反,宣布投降秦國,並且率領偽軍一路打先鋒,北上攻取新鄭,虜韓王安,韓國遂告滅亡,時間是公元前230年,趙國滅亡前兩年。

韓國前相國張平的兒子張良,率領家童三百人,流落江湖,散盡家財,招募和訓練恐怖份子,時刻準備刺殺秦王政,為韓國報仇,這是後話不提。

瀟水曰:韓非子最終沒有看見祖國破亡的那一天。他和李斯發生大辯論之後,李斯覺得韓非的政治立場頑固,不利於秦國也不利於自己,於是他和另一位“和平演變”專家姚賈(後者因為四處離間諸侯君臣而被韓非子所不恥,而且歷史上曾經偷過老鄉雞蛋,被韓非子當著秦王政叱罵,於是結下梁子)合作,一起要求秦王政處死韓非。他們說:“韓非子最終還是替韓國設計考慮,不為秦所用(這是實話)。如今韓非子在秦國的時日已久,如果把他遣送回去,又會泄露秦國的政治、軍事策略與計劃機密,患害我們的擴張大業。不如把他處死算了。”

秦王政以為然,就把自己的偶像關起來了。李斯怕秦王政反悔,就先讓韓非仰藥自殺。韓非大罵:“李斯,你這個差生!你要,要害。。。。害害害。。。矮矮。。。死我啊!(他一激動就結巴)”

李斯不準韓非寫信上訴,終於迫其自殺。

一代文豪,大思想家韓非,就這樣追逐茫茫的流水去了。秦王政思前想後,覺得不該殺韓偶像,於是派人赦免韓非,但是已經仰藥“自殺”了。秦王政嗟訝良久。

韓非子雖然死了,但是他的思想主宰了有秦一代,是秦始皇的冥冥之師,而且對整個未來兩千年社會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韓非子一言而為天下法,亦不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