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之死三(第2/2頁)

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好些寫在帛上的書信,被整理為《戰國縱橫家書》,其中十三篇就是蘇秦的手寫書信滕抄本,是當年絕密文件,傳閱範圍很小,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即便司馬遷也沒有看過。關於蘇秦的事跡,歷史上有種種不確的傳聞,甚至司馬遷把他也與張儀混為一個時代的人。但這些信為我們抹去了歷史上的蜘蛛絲。

遺憾的是,這些帛書頗有殘破,甚至有抄錯行的地方。這個抄書的人也太不嚴肅。不過也不能怪他,他是從竹簡連成的“策”上抄寫下來的,而竹簡在用絲繩串連成策的時候,往往串錯了竹簡,導致這封信的內容躥到另一封信裏邊去。這個家夥也就糊裏糊塗地照抄在他的帛書上了(所謂帛書,就是一塊絲帛上寫字)。最倒黴的是,帛書的信與信之間,前後順序也顛倒淩亂,它仿佛蒙太奇的電影,使我們可以瀏覽見蘇秦入齊前後的一系列片斷鏡頭,卻難以有序連貫起來。不同學者給出這十三封信的不同排列順序,眾說紛紜,也許未來借助計算機分析,可以探究蘇秦入齊後的正確活動脈絡。

去齊國的路上,蘇秦回憶著從前遨遊數年卻天挫英雄的坎坷時光,自己肩挑書袋,冒著塵土,蒙受霜露,每日行走百裏(合今四十公裏多)的艱辛焦苦,如今結駟連騎,車多幣重(車子上都塗著光可鑒人的漆,漆上又有畫化),人馬輜重,擬於王者,真是富貴驕人,雲泥分判比於從前。

據說蘇秦還一度抽時間回了洛陽故鄉。蘇秦的媳婦、嫂子和族內弟兄,一起跑到郊外迎接,都側目不敢仰視,俯扶在地,侍奉遞食(這到不是多麽卑曲,古人也習慣跪坐著,就在路邊,而迎接人要帶食品,所謂簞駟壺漿,也是當時的禮儀,不管來者餓不3餓)。蘇秦的嫂子最搞笑,委蛇匍匐,送上食品。蘇秦笑曰:“嫂子何故前倨而後恭也?”(成語)

嫂子趕緊以面掩地,再拜道歉:“如今看見季子您位高而金多也!”(直率!不愧是商業都市人的說話風格)。

蘇秦喟然而嘆:“如果當年我有洛陽負郭之田二頃,哪還會有今天啊。”這是蘇秦的辯證法啊,或者叫“陰陽相推”:正是當初沒有錢,沒有產業包袱,才逼得自己發憤勵志,成就今天啊。蘇秦輕輕舒出的一口春天的氣息,散掉千金

(一千斤金子),以贈宗族朋友。那些從前跟蘇秦一起混的,都喜笑顏開了。

蘇秦所謂“負郭之田”,就是在外城墻的城根下的田地,那應當是最肥美、或

者最容易升值的土地了。當然,從政的風險比經營土地更高,蘇秦的每一塊金子,都是以間諜生涯作為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