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四(第2/2頁)

趙的北長城同東方的燕長城,西方的秦長城,共同構成中國古代北方的堅固防線,是秦漢以來萬裏長城的基礎。

在戰勝三胡的過程中,騎兵發揮了不可取代的攻堅越險、追亡逐北的作用。但騎兵還是不能脫離戰車,獨自成為主戰力量。這主要是因為當時騎兵戰具尚不完備,沒有馬蹬,削弱了單騎的作戰能力。

馬鐙看似簡單,卻是極具革命性的坐騎部件,它可以使騎手與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當你蹬住馬鐙,身體前傾,手挾長矛,把人的重量與馬的龐大沖鋒慣性合二為一,使馬匹和人變成長矛的運載火箭,一起發射出去,全力飛撞敵人,什麽甲胄能阻擋的了,唐吉珂德就是這麽襲擊風車巨人的。馬上不能用戈,戈是鉤割、劈啄武器,想要斃傷敵人必須停下馬來揮臂劈啄,徒然浪費馬匹沖擊慣性。帶尖的長戟和矛就好的多,但因為沒有馬鐙,趙武靈王的騎士用戟和矛也不多。沒有馬鐙,不易掌握平衡,駕馬狂奔之中,雙手揮舞大戟,是件笨拙、危險、自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趙武靈王的騎兵應該是這樣打仗的:遠距離沖鋒時,人是坐在馬上彎弓射箭,“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於”(要五只箭把在右手裏連續射擊,不要發完一根,囊裏拔一根)。等馬匹沖到接近敵人時,就遜了,反倒要刹車放慢速度,拔出腰上的青銅劍,讓馬停住,短兵相接,以白刃殺傷敵人。長一點的戟矛武器,也會用到,但這麽格鬥,威力還是削弱了,因為沒有借馬力沖刺。

所以騎兵在當時的殺傷力亦不是極樂觀,只限於突破敵陣的前沿,而且正面突擊深度較淺,目的給敵人造成驚慌混亂,然後留給主力戰車和步兵後隊跟進,完成深度正面突擊。騎兵更大的用處是擔任迂回包圍,從敵人側翼擾亂攻擊,打亂陣腳,也就是所謂“亂大敵”。追擊也是騎兵的拿手好戲,以快欺慢,追殲潰兵。堵截糧道、傳遞情報、劫掠輜重也是騎兵的長處,因為他行動超遠輕捷,不受地形、氣象影響。奔襲也不錯,長距離突然奔襲,出其不意,攻其懈怠,打得敵人措手不及。譬如說,當敵人宿營於某地,正要吃小米幹飯呢,趙武靈王的騎兵從百裏外突然襲來。對方只能倉促應戰,步兵們抄起家夥,主力戰車們卻幫不上忙。因為,把戰車的四匹馬套在車轅上,沒一個小時套不完,只好看著步兵挨打。

如果你呆過農村就知道,老農揮著鞭子、吆喝著給大馬穿衣服——肚帶、鞍子、口銜、馬鑣,連嚇唬再誘惑,最後讓馬倒著鉆進車轅裏去,費老大勁了。而在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等馬們鉆進車轅開始上班了,敵人已經取“上將之人頭”奔馳而去了。來去飄如疾風,防不勝防,追不及追,這是騎兵最大的特長。西漢大將軍衛青,奔襲六百裏,乘夜殲滅匈奴右賢王一萬五千人,就是個成功例子。

總之,騎兵是無與倫比的輔助作戰兵種,可以完成正面首輪突擊、側翼擾敵——起到波動敵陣的搗蛋作用,以及潰兵追殲、遠程奔襲、情報偵察、斷截供給。但不是戰場主力。這根飛機剛出現在戰場上時的地位差不多。事實上,趙國騎兵通常不過一萬騎,占趙國總兵員10%一下。其它諸侯國,不過1%。戰場主力還是步兵和戰車兵。騎兵數量不可能太多,也是受著給養運輸的限制。一匹馬一天需要的飼料大約是士兵一份口糧的十倍重,軍隊中騎兵占了10%,總糧草重量就增加了一倍,占到20%,總重量就增加到原來的三倍。馬是不能在路邊吃青草為生的,馬是個康大個,看上去很生猛,其實很嬌氣,吃青草多了,就拉稀,它必須吃曬幹切碎的飼料。所以,評書上常講,“押運糧草官”,就是人吃的糧和馬吃的草,都得用輜重部隊運送。

騎兵真正成為主戰部隊,還是要等我們“項羽”先生登場以後。項羽被認為是“形勢家”,形勢家指揮戰爭的特點是集中兵力、強攻硬取,速戰速決。騎兵優異的機動性能正好勝任“形勢家”的戰術要求,所以深受項羽所喜愛。項羽把騎兵作用發揮到了極至,無戰不克,打得劉邦聞風喪膽。所以,真正把騎兵推到戰場舞台中心,給戰鬥形式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還不是趙武靈王,而是項羽。戰車急驟退出戰場,也是在項羽時代,因為笨重的戰車不利於“形勢家”的戰術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