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踐土七(第3/3頁)

在戰國時期,為什麽六國都打不過秦國,就是因為六國沿用分封制比較厲害,特權家族多,培養了很多愚蠢的人把持朝綱,所以完蛋。而秦人的分封基礎差,可以大行郡縣制,聘任縣官(職業化官僚)來管理郡縣,從而取代了卿大夫家族的世襲封邑,取消官爵世襲,啟用軍功考核,進一步打散了有特權的卿大夫家族,戰力遠遠超過六國。到了秦國統一以後,秦人自然而然繼續發揚他們的成功經驗郡縣制和職業官僚制,不再搞分封和卿大夫家族,並且把這一模式繼續推動到唐宋明清。至此,商、周時代流行的分封制體系,徹底一去不復返。

讓我們把目光投回到公元前636年,62歲的晉文公即位當年,除了培植老叫花子成為新家族,還發布了新的政令:(1)廢除舊債,以前誰欠誰的錢,都不算數啦;(2)照顧無保戶;(3)發展農商——當時國道上設有關卡征收關稅,不利於商業發展,重耳減輕關稅。晉國很快出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百姓大悅。

但是,也有一些不高興的人,第一個是炊事班班長。這位班長先生很不高興了,他說:“流浪時期,我為了照顧主公您,跑前跑後,腳上磨了一萬個泡。別的爺都不肯幹活,唯獨我最累。可你給我的賞賜卻最少。”

晉文公說:“用道義禮儀來輔佐引導我的,我給他最高賞賜,比如狐偃、趙衰;冒著矢石立下汗馬功勞的,我給他次一等賞賜,比如魏仇;違逆我的意願,多次舉發我的過失,我給他未等賞賜。至於你這種勞力之人,要在末等的末等。”周天子的史官聽到這件事,說:“晉文公大概會成就霸業吧(懂得反對搞腦體倒掛啊)!從前的聖王把德行放在首位,而把力量放在其次,晉文公也是如此啊!”

另一個不高興的人就是“介子推”。晉文公賞來賞去,惟獨把我們那位牢騷大王“介子推”給賞忘了。這家夥在流浪時期,割大腿肉給晉文公熬湯吃,味道很好,回國卻沒有領到賞。自憐自艾,一氣之下,帶著老媽隱退山林——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去了。

晉文公知道後,一拍大腿,我怎麽把他忘了,非常懊悔。趕緊改穿了兇喪之服,以示自責,並向士民百姓下令說:“有誰能找到介子推,有賞。”有人報告說介子推跑綿山裏去了。晉文公趕緊到綿山底下,攥著喇叭往上喊:“老介——你出來——,老介——你出來——”

喊了好幾天,老介還真擰,就是不出來,只有空谷無言的回答。

也不知道是誰又出了一個餿主意,舉火焚林,像打獵似的,把老介轟出來。結果介子推寧死不出,跟他媽一起抱著,被燒死在枯柳之下。對於介子推的死,另一位很擰的自殺者屈原有詩贊道:

介子忠而立枯兮,

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

報大德之優遊。

思久故之親身兮,

因縞素而哭之。

晉文公把燒死介子推的大樹劈成板子,做成木屐,穿於腳上,每每聽到木屐之聲便會嘆惜:“悲乎足下。”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足下”一詞的典故即出於此。為了悼念介子推,晉文公還下令:每年這一天是寒食節,家家戶戶不得動火,都餓著。到了唐玄宗時期,詔令天下寒食節上墓,終於演變成了清明掃墓。那個雨紛紛的時節就這麽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