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強齊八(第2/3頁)

“風馬牛不相及”,“風”不是刮大風的意思,是指動物交配,就是追逐做愛的意思(《英雄》影片上張藝謀讓那些秦國士兵高呼“大風、大風、大風”,翻譯過來就是“我靠、我靠、我靠!”^_^)。屈完在談判席上說:“咱們楚齊兩國一個在荒南,一個在遠東,好比一個是馬,一個是牛。牛不會找馬做愛,馬也不會跟牛交配,風馬牛不相及也。所以啊,你不必打我,我們也不必打你。可是您老不遠萬裏來打我們,真就奇怪了。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把個齊桓公給質問得啞口無言。

齊桓公回答不上來,管仲就出來找轍,管仲說:“從前,我們祖上的姜太公得到周天子批準,可以征伐天下任何諸侯,維護周室尊嚴,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你們的穆陵關,都是我們祖上管的地面。我們怎麽就不可以到你這裏來!”姜子牙在《封神演義》上捏一根打神鞭,可以毆打“封神榜”上犯錯誤的諸神,就是暗示了他征伐諸侯的特權。

屈完回答說:“您說的道理兮很對。但是,鄙國犯什麽錯誤兮?請您明示。”(楚國方言,說話都帶“兮”。)

齊桓公心想,這個還用問嗎?楚國區區一個子爵,居然冒稱楚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這還不是有罪!但管仲攔住了他。管仲想,一旦提出這個責問,楚國偏死活不肯去掉王號,不聽我們的,我們豈不很失面子。於是管仲找了不疼不癢的小事由,便於對方改正的:“你們楚國特產苞茅,要上貢給朝廷,可是你們一連三年不上貢,周王室都喝不上好酒了。拒不上貢,是嚴重的政治問題啊。”(苞茅可以編做濾器,把酒汁從酒糟裏過濾出來。這是古代酒的提純方法。後來有了得以法提煉燒酒,酒精度數才提高。)

上貢苞茅不是件難事,不過就是割些草送去嘛,比去掉王爵的番號容易的多,屈完看見對方是給自己台階下,趕緊借坡下驢,承認道:“如果您就為了這點小事兮,那我們上貢苞茅不就完了,何苦千裏迢迢跑來打架?”

管仲聽出對方指摘自己小題大做,口氣還很硬,就搬出陳芝麻爛谷子的舊賬責問楚國:“還有一樁事,周昭王從前南征楚國,死在這裏了,我們特來討個說法。”

周昭王是西周早期的一任天子,曾經出兵征討長江流域,整理南蠻,平叛了26個小國,勝利班師回來,卻在漢水上淹死了,全軍覆沒。

屈完說:“周昭王老輩子的那點事兮我知道,那是交通事故兮誰管得了。”

其實不是交通事故。當時,可惡的楚國人為了抗拒周天子,就拿樹膠粘合了船板,拼湊成船,送給周昭王坐。這些流向冥界的船只,到了中流就遭水泡解體了,周天子落地鳳凰不如雞,給淹死了,六軍全部覆沒。但是,這官司到今天,是誰也說不清的了。

齊桓公聽了半天,見兩人越扯越遠,惱了,吹胡子瞪眼說:“真惱人啊!少狡辯!寡人的大軍在此,誰敢抗衡,寡人想滅誰,誰能跑得了!”

屈完說:“您老人家倘若以德服人兮,誰敢不服?您要動武兮,嘿嘿——我們方城為城,漢水為溝,兵多將廣,正好和您老人家兮,大幹一場!”

這個柔中帶剛不卑不亢的家夥把對方噎得一愣一愣的,腦袋“兮兮”直冒冷氣。說實話,齊國還真不敢打個魚死網破。回顧齊桓公進行過的二十幾次戰爭,只有初期與魯國的兩次(乾時、長勺之戰),以及伐山戎之戰,算是進行了主力交鋒,其余基本上都是胡蘿蔔加大棒嚇唬嚇唬。比如他“存衛、救邢”,都沒直接跟狄兵交鋒,只是掩護收容邢、衛逃出人員。更多時候齊國喜歡找幾個三等小國組成聯軍,以聯軍名義出現,在政治上、軍事上造成精神威脅,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目的。孔子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就是這意思,把正義之師擺出來,討而不殺,服則舍之,並不動真格的去殲滅敵人。春秋前期的諸侯之間也並不好戰嗜殺,而是以禮義外交為主旋律,“要文鬥,不要武鬥”是當時的主流。軍隊不過是擺在那裏的籌碼,輕易不制造流血,即便打仗也講求“為戰以禮”。整個國際環境,是太平祥和的。

鑒於這種國際氛圍,召陵對峙的雙方,又都不敢先行實施首次打擊,於是訂立盟約,齊楚講和:“我不打你,你也不打我。你該給周天子上貢苞茅還得上貢,我認你是哥們還是哥們。”一場來勢洶洶的暴風驟雨,被屈完的外交辭令化解,頃刻化為萬裏晴空,八國聯軍各自撤回本國。這件事史稱“召陵之盟”,是齊桓公借助“尊王”名義的戰略勝利。召陵在河南省中部偃城附近,後來嶽飛會戰金兀術的地方,“拐子馬”奔跑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