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強齊五(第3/3頁)

齊國部隊呆在魯國,客觀上起到了遏制魯國無政府狀態的進一步惡化的作用,民眾打砸搶活動被制止(當然這是我的估計,以魯國那樣講禮的國度,民眾當不至於打砸搶吧)。不久,齊軍撤離伊拉克,對不起,魯國曲阜。

魯僖公繼位後,背後有齊國人撐腰,國內安定下來了。窮途末路的慶父看見了,不得不承認自己有賊心、有賊膽,卻沒有賊路子。他怎麽忽視了團結拉攏齊國外援這個不俗力量了呢!要想在搞國內政變,必須有國外外援啊!後悔也沒有用,慶父只好請人帶話回魯國,向魯僖公求情饒命。魯僖公耳根比較軟,準備饒慶父一命——這也是魯國一貫“親親尊尊”的老例。也就是說,領導人員(“尊”)和親屬人員(“親”)犯錯,不要太計較,最好從輕發落,實行無原則的仁義,因為維護家族和尊長間的一團和氣、求得穩定團結,是更加重要的事情。魯國的這種文化起源於當初的周小公,並孵化出未來孔子和和氣氣的儒教,在中國發揚光大。一直到了明朝,《西遊記》上如來佛祖身邊的人、獸,下界為妖為虐,都只受薄懲,刑不上大夫。

但是魯僖公的四叔“季友”(魯莊公的四弟,參見上圖)不同意優待親友了。他說出了那個擲地有聲的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弑君殺侄,罪大惡極,如不懲辦,將來後人無從引以為戒。我們希望給慶父面子,讓他自殺,而不是被刑殺。如果慶父肯自殺,我們還可以保留他兒子的貴族地位。”

使者返回邊境,不好意思把這個壞消息告訴狼狽不堪的慶父,而是站門外號啕大哭。慶父聽見哭聲,全明白了,於是找了倆人,幫忙把自己勒死了事。關於慶父的情婦兼同謀者——“齊國小公女”,齊桓公經過與管仲爭論,不得已,把她誘回齊國,責令自盡,屍體送回魯國後被梟首。這個齊國囡囡死得讓魯國人心情沉重,於是管她叫“哀姜”,表示對她的哀憐。

慶父一死,魯國自然也就沒“難”了。但畢竟慶父是魯莊公的哥們,魯國出於一貫“仁義親情”至上的原則,對慶父的兒子備加照顧,不但免死,還承襲了慶父的封地,稱“孟孫氏”。慶父的三弟叔牙,作為慶父同夥,也被鴆酒處死。他兒子也受封,稱為“叔孫氏”(以示對親戚的體恤)。慶父的四弟,力挽狂瀾的大功臣季友先生,兒子成為“季孫氏”。孟孫、季孫、叔孫三氏,後來發展為魯國新興家族,漸漸瓜分了國家權力,號稱三桓,這是後話。

孔子在一百多年後,描述慶父弑君案,還在盡量使用中性字眼,所謂“諱莫如深”,這就是給慶父遮醜,也反映著魯國人講親情、講仁義、法外開情的老例。儒家的這種“親情仁義”觀雖然舒服,但不是好事——對親戚親,就會任人唯親,提拔身邊親近的人而不是稱職的人;對不同親疏的人采取不同的兩套懲罰標準,就會亂法,法治松弛;一意照顧親近的人,讓沒有當官能力的憑著關系近、憑著與你是同一夥的,也就當了官,一旦犯了錯誤(如慶父這樣)也只作薄懲,這樣的國家不可能強大起來。事實也確實如此,魯國一直是不死不活的,守著周小公、孔子的“親親尊尊”的原則你好我好地鬼混,後來被楚國滅掉了了事。儒教誤國啊。齊國不講“親親尊尊”,而是從姜子牙起就“尚武重賢”,按照能力而不是家族親疏來任用官員,所以才會有破格提拔管仲、寧戚之徒,宜其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