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之夏一

鯀先生被殺死在羽山,他的兒子大禹被叫來談話。大禹是個大個子年輕人,虎虎有生氣,身高一米八五,虎鼻大口,耳朵上有三個孔(所謂耳有三漏),腳下有三顆痣(己字形),胸上印有玉鬥,他一頭跪倒在地,哀哀求命道:“我的父親鯀盡心盡力,治水卻沒有成功,又違抗您的召令,據城造反身死名敗,並不冤枉。可是您知道嗎,父親如果聽取我的建議,不會沒有效果的。”

“咦?你對治水有什麽建議?”

大禹發表了治水的高見,舜帝聽取後頗為贊賞,說:“你的父親連自己兒子的意見都不采納,不得善終也不奇怪。按照道理你應該和他一起走,但我破例寬恕你。治水的事,從今以後就由你負責,請你一定記住你父親的教訓,審慎以行,不負眾望!”

大禹意外免死,喜出望外,趕緊拜謝。舜帝又語重深長地說:“你不要跟丹朱學。丹朱作為堯的兒子,不上進,跟一幫貴族子弟聚在家裏搞貼面舞會,脫了衣服集體淫亂,結果丟掉了繼承權。他帶了個壞頭,我希望你樹個好榜樣,把水治好。”

於是大禹在惶恐不安中玩命工作,他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釘子鞋,經風沐雨,非常辛苦,黃河、長江地亂跑,四處調研。人們看見這個古怪的大個子,左手捏著準繩,右手拿著規矩(即圓規和三角板——大禹很象數學老師哎),辛辛苦苦在風雨中奔波。大禹不聽音樂,愁然沉思。走在樹梢下,帽子被樹枝刮去了,他也不回頭顧;鞋子跑丟了,也不回去揀(可能跟陳景潤一樣,沉思“歌德巴赫猜想”撞在電線杆上)。其實他不是不知道鞋了丟了,他是不肯花時間去撿。大禹一彎腰撿鞋子的這動作,合計七秒鐘,等於延誤了七秒鐘的時間研究治水方案。方案拖延七秒鐘,等於有3.5個人和1.2座房子被大水吞沒,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折合幾百萬元,這個價值遠遠大於他的帽子和鞋子。所以大禹不撿鞋子。有句鞭策人心的名言是:大禹不喜歡一尺長的玉壁,卻珍惜一寸長的光陰。大禹惜寸陰的說法就是這麽來的,喜歡睡懶覺的人可以把它作為床右銘。

盛夏,紅日似火,炙烤著大地,茫茫積水經過毒日暴曬,熱氣騰騰,大禹走在水邊像蒸桑拿,氣喘籲籲。很多猛獸跑出來吃人,人又被困在水裏,格外得好吃。大禹看見很多人跑到樹上巢居,本事更高的則去了山腰住石窟。但老鷹從天而降,抓石窟裏的小孩和老頭吃。

大禹考察了一圈,發現黃河從峽谷中流出,進入平坦中原以後就變成一條任性扭動的龍,不斷改道,到處漫遊。從地圖上看,它上翻下卷,遊徙不定,由於河道淺,它一邊遊隨處放水,像一個隨地撒尿的孩子,留下一灘灘汪洋的積水。如果能給黃河兩岸築堤,夾持著黃河,使他不能亂跑亂撒尿,這是最好的辦法——當初鯀先生就是這個路子。可惜鯀和大禹時代都沒有這個能力(這要到戰國時期才開始實現)。大禹時代都是石器工具,沒有青銅器,怎能實現這樣巨大的工程啊。

那該怎麽辦呢?我為此特別請教了修廁所的管子工,他和大禹的策略不謀而合:既然無法管束這個野蠻的孩子,笨辦法就是由著他去尿,但要在孩子經常亂撒尿的地方預備好排尿系統,排走孩子的尿,也就是大禹預備出的九條河道。什麽時候孩子跑在A處放一灘水,大禹預備在A處的小河道就把它排幹。一會兒孩子又躥到B處放水,大禹又已在B處預備好一個管子。這就是所謂“播為九河,疏川導滯”,用九條河道把黃河泛溢導致的洪水排走。所謂九條河道其實也是虛數,大禹在祖國各地都因勢利導,開挖這種排尿河。

據說大禹不愛喝酒但喜歡善言,善言就是好的意見,所以大禹最愛開會。他考察完畢,召集“治水辦”人員開會。名聲顯赫的F4都參加了會議。他們分別是大禹(水利部長)、子契(文教部長)、後稷(農業部長)、伯益(林業部長)。這四個人後來分別成為了夏、商、周、秦四個朝代的祖宗先人,我們把他們合稱為中國古代的F4——forefather 4。他們四人都有偉大的不同凡響的誕生經驗,大禹據說是他媽媽吞了薏仁而懷上了他(當然另一個說法是他爸爸“鯀先生”臨死做剖腹產生下了他)。子契則是他媽媽吃鳥蛋而生下的,所以是鳥蛋之子,東夷人。後稷則是媽媽踩了外星人的巨大腳印而懷孕的,華夏人。伯益的媽媽沒吃什麽東西,不過他奶奶吃過鳥蛋,吃完生下的他爸,也是東夷人。

夏、商、周、秦的四位先人,坐在“治黃辦公室”裏,大禹首先發言:“黃河橫流,泛濫天下,威脅民生,已經九年了。我看見龍蛇跑進了人們的房子,人們則跑進了龍蛇的肚子。運氣好的人爬上樹去躲,身手更敏捷的去了石窟。莊稼徹底泡湯,人民衣食窘迫。但我發現所謂‘浸山滅陵,浩浩滔天’的洪水,其實比我爹那時候已經平和多了,剩下的都是積水了。現在當務之急是接受我爹的教訓,放棄堵塞,改用疏導。怎麽疏導呢?我的四字方針是‘高高下下’,把高的地方加得更高,把低下的地方鑿得更低,從而作成排水溝,遍布各地,使洪水和積水一刻不停地排泄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