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士兵

戰前士兵的教育程度,迄今尚未發現較為詳盡的統計數字,一般的印象是大多為文盲。社會學家陶孟和曾於1929年調查山西第三編遣區警衛旅的946位士兵,結果發現能自己寫信者占13%,其余均未曾識字讀書,或曾讀書而不能寫信。[65]不過1938年8月,馮玉祥在湖南益陽檢閱長嶽師管區第三補充團,發現新兵識字者竟達八成左右。[66]抗戰時期,所征兵的質量日益低下。根據一般的觀察,士兵不識字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無科學常識者,幾占百分之百。[67]桂南作戰之後,一位將領曾於賓陽測驗一批由貴州撥補的新兵,結果發現文盲占97%,至於那些2%—3%的識字者,程度也不夠做文書上士。[68]1941年,據第十四師排長黃仁宇的觀察,“不僅體格孱弱,而且狀似白癡,不堪教練。師部的辦法即是抽調各營連可堪訓練的士兵,組織突擊隊,集中訓練,其他的則歸各部隊看管,也談不上訓練,只希望來日作戰時在山上表現人多”[69]。一般的部隊對於新兵,一方面要施行軍事訓練,另一方面則要補行國民教育,如教一普通士兵認阿拉伯數字,需2—3星期,認米突(米的舊稱,編輯注)尺需2—3星期,講彈道拋線也得2—3星期,要教會射擊,則往往需2—3個月。[70]抗戰後期,有些部隊曾對士兵的教育程度加以統計,但是數字的可信度頗有問題,如以下兩種統計中有關文盲的比例,即有相當大的不同。

表1-9所舉榮譽第二師,系由康復傷兵所組成的部隊,其中老兵較多,因此識字者也較多,應是造成文盲比例較十四軍為少的原因之一。

表1-9 抗戰時期士兵教育程度統計

* 指能識五百單字表者。

資料來源:《陸軍第十四軍軍務處三十四年度工作報告》,《陸軍第十四軍三十四年度工作報告書》,陸軍第十四司令部,1946,第214頁;同仇匯刊社編《陸軍榮譽第二師三周年紀念特刊》,陸軍第二師政治部,1946,附表。

各部隊士兵的知識程度雖有不同,但是均面臨逃兵的相同問題。由於逃兵風氣的普遍,各部隊在教育上,計劃和實施每不能一致,更不能施行有系統的一貫教育。換言之,即一年四季均在新兵教育課程中徘徊。在步兵方面,較好者尚可練成班、排的戰鬥教練,至於特種兵部隊,則對此也不可指望。[71]

1944年,政府號召知識青年從軍,經檢驗合格者,總數達125 500人,唯因戰事及交通運輸關系,實際報到入營者不及100 000人。學歷程度計專科以上占10%,高中以上占23%,初中占60%,小學占7%,[72]對於軍人形象的提升,助益頗大。

在經濟背景方面,由於士兵的社會地位低落,所以戰前入伍當兵者,多為貧困人家的子弟,[73]平常人家如有子弟當兵,常會被譏為“沒出息”,因此許多年輕人從軍,事前均不能讓家人知道;也有許多人不願意將女兒許配給軍人。[74]戰前雖然實施普遍的征兵制,但是由於有知識、有錢、有地位者,可以逃避兵役,[75]以致各地征送的壯丁,多為貧者、愚者和弱者。至於士兵家庭的職業,試將搜集所得資料列舉如下。

表1-10所列前兩種統計數字頗為一致——出身農家者約占80%,與整個社會的農業從業人員比例接近。[76]至於榮譽第二師士兵出身農家者較少,或許是由於原務農的士兵受傷後,離開部隊返鄉者較多所致。

表1-10 國民政府時期士兵家庭職業統計表

資料來源:陶孟和:《一個軍隊兵士的調查》,第99頁;《陸軍第十四軍軍務處三十四年度工作報告》,第214頁;同仇匯刊社編《陸軍榮譽第二師三周年紀念特刊》,附表。

軍界人士多認為出身農家的士兵,具有樸實、勇敢、服從、堅毅,以及吃苦耐勞等各種美德,[77]根據戰前一位美國軍事觀察家的觀察,中國人“是作軍人的極佳材料,具有無窮的耐性,高度的服從權威,加上一個強壯、不易生病的體格。如能加以適當的訓練和配置,讓他吃飽穿暖,定期有餉可拿,即使是以我們的標準來看,他也將是個好士兵”。[78]戰時在華的外國人士,也多有類似的觀察,如史迪威1942年5月26日呈蔣介石文中,即指國軍“一般士兵溫順,有紀律,慣於吃苦,服從領導”。[79]7月7日在對華廣播中對於國軍士兵,更是稱道有加:

對我而言,中國人的偉大——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無怨無悔的忠誠、他們的認真、他們的艱苦卓絕——由中國士兵身上最可看出。他備嘗艱苦而不掉一滴眼淚;上級帶他到那裏,他就跟著去,毫無遲疑;在他簡單而率直的心靈中,從未想過他作的不是英雄作的事。他要求的很少,而永遠都準備付出所有。[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