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漢中:潛龍勿用(第3/4頁)

五月的夏天,艷陽高照,大地死寂,腦熱的田榮出兵攔擊田都。這是一場家鄉保衛戰,堅決不能讓敵人搶走一寸土地,田榮帶著必勝的信心揮師殺向田都,可憐的田都不敢戀戰,沒打幾個回合就逃奔出走往楚國去了。

田榮總算還是保住了臨淄,接著,他把田福召回齊國,命令他不準亂跑,並且告訴他要一萬個放心,只要叔叔在,沒人敢搶你的齊王。

但是,田榮的話剛說完,田福就坐不住了。在田福看來,項羽比田榮更可怕,如果不回封地,萬一項羽打到齊國,滅族之災將不可避免。於是,田福這個膽小先生,思前想後,決定悄悄溜出臨淄,奔向他的即墨城(今山東省平度市)。

即墨,即膠東王的首府。當田榮聞聽田福逃跑,肺都要氣炸了。不就是一個西楚霸王嗎?當初項梁牛得不得了時,他還要讓我三分,你田福竟被嚇成這樣一副喪魂落魄的德性,這不但是對我的汙辱,更是對你那不懼強權的先父田儋的辱沒。

這麽一個爛得扶不上墻壁的孩子,留著還有個屁用?殺無赦!

在火熱的太陽底下,田榮揮著閃亮的寶劍又發起了一場雪恥戰,他一路狂追田福,終於在即墨城一劍把他砍下馬來,並且自立為齊王。

幹掉了兩個王,田榮下一個目標,就是要砍掉濟北王田安。

田安是什麽人,我們不必做過多的考查,他不過如戲台上的小醜,蹦跳幾下就下台,再也不會復出了。田安之所以能當上濟北王,是因為當初抗秦有功,拿下了濟北的幾個城市,項羽借機封他為王,以此制約不聽話的田榮。

然而,就在田榮準備打田安時,突然撿到了一個寶貝。這個寶貝不是一塊黃金,而是一個人——彭越。當時,彭越帶著一萬多人在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遊蕩,不歸屬於任何諸侯,田榮一眼就瞄上了彭越。

這就奇怪了,彭越不是投了劉邦嗎,怎麽又跑到山東來混了?

前面講過,當初劉邦和彭越聯手攻打昌邑城時,昌邑城沒有拿下。當時劉邦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把彭越一行人丟下後,就繼續向西挺進,於是彭越就像有娘生沒父養的孩子,只好帶著兄弟們轉戰巨野混飯吃。沒想到的是,他帶著一千多兄弟到處沒有頭緒的征伐,最後竟然發展成一個有著一萬多人馬的孤軍。

現在,在田榮看來,如果得到彭越這支沒主之師,以此幹掉濟北王田安,那他可就省事多了。主意已定,田榮決定前往,和彭越談判。

田榮:我給你將軍印,還管你們吃住,你替我殺個人幹不幹?

彭越:殺的是甚麽人?

田榮:一個鳥人。

彭越:鳥人?沒聽說過。

田榮:反正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人,他就是濟北王田安。

彭越:哦,是他呀,好買賣,接了!

田榮: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成交!

於是,田榮立即刻了一個所謂將軍印賜給彭越,彭越果然掛著齊國的旗幟征討田安。七月,初秋,彭越成功地將田安斬首,並且拿下了濟北。

這下田榮總算放下一顆心來,三齊之地全被握在手中,這是何等驕傲的成績。項羽,你看到了沒有,我,田榮,才是齊國真正的大佬,你說的話只要到我的地盤,統統都是不算數的,幹掉田安,下一個就是你!

然而,就在田榮乘勝攻擊項羽時,陳馀也在北方拔劍而起叫著要殺人。陳馀要殺的不是別人,正是他曾經的刎頸之交:張耳同志。忍了好久,終於情不自禁要爆發,陳馀的怒氣不全在張耳,而是出在項羽那張該死的封王清單上。

按項羽所言,要想封王,不管你是何方神聖,首先得有戰功。論戰功,陳馀當然不會比張耳少,巨鹿之戰,他至少是踩過王離一腳才棄印離開戰場的。同時,他流浪在野外之時,曾經給章邯也寫過一封勸降書,這都是可圈可點之事。

然而,如此功勞苦勞一點不少的陳馀,撈到的好處,和張耳對比起來,卻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項羽把趙王歇從趙國遷到代縣(今河北省蔚縣),封了一個小小的代王,而把張耳封為常山王,趙國以前所有的土地全歸他一人管轄。陳馀得到的,也不過是南皮縣(今河北省南皮縣)等周邊的三個縣罷了。

更讓人郁悶的還有,這小小的南皮三縣,項羽本來還不打算給陳馀的,但是楚軍那些門客好心提醒項羽,說陳馀和張耳的功勞都差不多,如果不封陳馀一塊地是說不過去的。於是,項羽聽說陳馀當時正在南皮縣流浪,才把南皮劃在陳馀名下。

項羽之所以如此排濟陳馀,理由只有一個:陳馀沒有隨軍入關,這就叫見者有份,避之無撈,事情就是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