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漢中:潛龍勿用(第2/4頁)

還好的是,項伯向來都是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好同志,他一收到張良的賄賂,二話沒說就直奔項羽處遊說。項羽對項伯向來是言聽計從,他好像也已經習慣了項伯的貪汙受賄,再說了,反正項羽多給你劉邦一點,他的土地也不會少一塊,就成全劉三吧,諒他也飛不到哪裏去。於是,項羽很爽快地答應項伯,把漢中郡全部土地一寸不少地劃到劉邦戶下!

公元前206年,四月。這一天,對劉邦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項羽在戲水宣布罷兵東還。就在劉邦準備離開戲水之時,發生了一幕感人的事跡,諸侯之中,甚至項羽的陣營,包括韓信在內,竟然有超過上萬人因為仰慕劉邦賢義,願意隨他入漢中定居。

劉邦的眼睛濕潤了。群眾的眼睛是明亮的,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呀,既然你們不怕山高水遠,那就跟我走吧。終有一天,我將以實際行動告訴粉絲們,偶像的魅力不是吹出來的,相信我,漢中,不過是你們人生中的一個短暫驛站!

劉邦率軍離開戲水時,張良一路送行,一路都是依依不舍。天涯遇知己,君臣相惜惜,回想從前,往事歷歷在目,兩次相遇,兩次分離,從今以後,各分東西,也不知道何時何地再次相見。

然而送君千裏,終須一別,真的就要告別了,張良幾乎要落下眼淚。這是第二次別離,從此天涯海角,天下將沒有第二個人能聽懂他的太公兵法了。

劉邦也深深地被感動了,這個曾從無數的刀光血影中沖殺出來的鐵男人,終於懂得一個人間真理:亂世見真情。然而,當張良最後不得不離開劉邦時,又給他出了一招黃金計,他對劉邦說:請記住,您回到漢中後,務必把蜀中棧道燒掉。

棧道不僅是巴蜀之地的產物,也是所有窮山惡水之地的偉大傑作。因為巴蜀之地到處都是橫山絕嶺,無路與外界交通,於是巴蜀人便發明了一種真正的天路,即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排石孔,插入長約二三米木棍一端,然後在那一排木棍上鋪接木板,就成了空中走道。

如此空中走道,寬度僅僅通過一匹馬,你想走雙行線或者是四車道,除非趕快發明鋼筋水泥架橋。於是,為了防止兩匹馬迎面難以擠過,每隔一段距離,人們便會設置一個可容兩匹馬交會的類似馬袋狀的較寬處所,這樣只要過路雙方互相謙讓一下,大可放心地走過棧道。

某些地方的棧道,就像今天那些穿山越嶺的公路一樣,兩旁還有欄杆。但是請注意,如此天路,一旦燒掉,沒有個三年五年,是無法修起一條像樣的原道的。既然如此,張良為何要教劉邦燒掉棧道?

道理很簡單,一則是防止項羽等諸侯哪天心情不爽銜枚奔襲巴蜀;二則是以此可以麻痹項羽。燒絕棧道,正等於劉邦對項羽無聲的宣言發誓:霸王您就盡請放心吧,我這輩子將不再準備挪窩了。我會將您的霸王之思想認真地貫徹到每一座山川,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城,每一個遙遠的村落。我也將證明給您,我,漢王劉邦,將是您最忠職的扶貧隊隊長!

這注定是一場忽悠與反忽悠的戰爭。劉邦回到漢中後,果然依張良之計,燒了漢中的主要棧道,然後像一條龍似地潛伏下來。

項羽老弟,你等著吧。潛伏不是退卻,而是為了更好地進攻。飛龍沖天的偉大時刻永遠屬於敢於夢想的人,我相信,這一天離我劉三將不太遙遠!

田榮和陳馀

就在劉邦對項羽妥協退讓時,另外一個人卻在大聲叫囂著要跟項羽幹架,他就是齊國國相田榮同志。田榮知道,他跟項羽本就不是一個隊伍的,當然不能封王,然而讓他極度不滿的是,齊國是我田家三兄弟打下來的,你項羽憑什麽分我們的土地?

於是,田榮對諸侯放出話來,我的地盤我作主,誰敢前來齊國蹲點,恕我不砍他全家不罷休!

然而與此同時,項羽也放出話來對諸侯說,王我都封好了,如果誰敢不前往封地,恕我不砍掉他腦袋不罷休。

這下真是麻煩大了,去是死,不去也是死,這怎麽辦呢?

前面說過了,項羽把齊地割成三塊,封了三個王。其中一個是膠東王田福先生,另外一個是田榮的叛將、齊王田都先生,最後一個是濟北王田安先生。田福是田榮的侄子,他原先的齊王是田榮立的,現在連齊王之名及土地都落到田都手裏,田都是不會害怕田榮的,如果害怕當初也不敢背叛田榮,響應項羽北上救趙。

於是,不怕死的田都第一個出馬直奔臨淄,準備就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田都原先不過是田氏家族的一條狗,如今卻想搖身一變成了主人。田榮只好大開殺戒了,不殺田都,田氏家族還有臉在世上混嗎,田都,你就等著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