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漢中:潛龍勿用(第4/4頁)

好一個見者有份,避之無撈。如果當初不是張耳收回我的將軍印,我會不隨軍入關嗎?退一萬步來說,你項羽不是說以功論賞的嗎,為什麽只因為我不在現場就把好處全給了張耳,事實證明,你這就叫偏心!

項羽偏心,張耳無義,陳馀真是把他們都恨到脖子上了。實踐證明,光恨是沒有益處的,只有采取實際行動反抗才是有用的,於是陳馀決定發兵攻打張耳,發誓要把他趕出趙國。

但是陳馀卻碰到一個難題,那就是手中無兵。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兵,可以向別人借。如今的天下,不是過去互不聽使喚的時代了,放眼中原,諸侯唯項羽馬首是瞻,連劉邦都服服帖帖地退守漢中,所以要想造事,只有把目光投向千裏之外的齊王田榮身上。

說起這個田榮,之前陳馀和他都是同病相憐,如今田榮要找出一個與項羽站相反方向的人,唯陳馀一人是也,田榮發跡了,向他借點兵馬糧草總是可以的吧?

陳馀想來想去,覺得向田勞借兵如果行不通,就再也沒有行得通的事了。於是他馬上派人前往齊國,秘密約見田榮。陳馀天生謀士一個,不欠遊說技術,他已經為出使齊國的說客準備了一篇精彩的演講稿,其內容如下:

齊王啊,項羽真是一個偏心鬼,他把諸侯各國的將領都封到好地方當王,卻把原來的王踢到遙遠的山溝喂蚊子,我們趙國的趙王歇就是受害者之一。我相信,您這種厚道之人,對項羽這種胡封亂踢的行為一定看不順眼,如果田先生願意贊助我幾千兵馬,讓我打敗張耳,為趙王歇伸張正義,將來齊趙兩國就是天然的盟國,項羽也就不敢對您胡作非為了!

陳馀這招就叫又推又拉,田榮一聽,根本就沒有拒絕的理由。相對項羽來說,他實在是太孤獨了,凡是孤獨的人都需要有個伴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田榮幹掉田安後,已命令彭越將軍攻打項羽,這正是用人之時,幫陳馀其實也是在幫自己。

既然如此,就借給他兵吧,項羽的敵人,永遠是我田榮的好朋友。於是,田榮當即和陳馀的使者立下結盟契約,派兵跟隨而去!

傳奇的韓信

讓我們切換鏡頭,回到漢中看看一場精彩的大戲,這出戲的主角就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韓信。

韓信,出生年月不詳,字重言,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人。

職業出身:流浪漢。

人生特點:才大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