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莫幹山(第5/6頁)

一、自教關於兒童教育,設有莫幹小學。成人教育,由學校輔助改進會辦理之,設有農民夜校、農民教育館等。

二、自養

(1)改良蠶種之推廣前數年來,絲價慘落,蠶業大衰,經改進會提倡新法推廣新種後,黃先生授意,特許以土種掉換新種,如有損失,照土種預計收獲賠償,收入大增。

(2)改良麥種之推廣村人向少冬作,勤勉者略種蕓苔蠶豆。廿二年冬提倡種麥,特約農家試種金陵廿六號種麥,成績甚佳;乃收集麥種,貸與農人,推廣面積。

(3)提倡造林與植桐莫幹山建築繁興,原有林木紛紛砍伐,未成新林多為人偷作燃料。改進會四年以來,提倡造林,先後所植松杉苗木幾三萬余株。去年復提倡植桐,先由學校植桐二百余畝以為之率。

(4)信用合作庾村信用兼營合作社成立於廿二年春,辦理放款、儲蓄及購買等合作事業。

(5)公共倉庫廿三年冬,黃先生在山見村人新谷初登,即盡數賤價出糶,以償夙逋,不留余糧,越年青黃不接,勢不能不高價糴入,因指示改進會設立押米倉庫。

(6)旱災救濟二十三年大旱,先生夫婦見災情嚴重,斥資救濟,並詳示辦法,務本自食其力之原則,分貸賑、工賑、急賑三種。工賑結果,開池二,築閘二,修堰三,疏溪修堤十余裏。此次救災歷時百五十日。

三、自治地方自治事項中之戶口調查保甲組織等,本有鄉長負其責。學校及改進會輔助其進行。此外另組調解委員會以處置糾紛而避免訟累,立山林公約以尊重產權而保護林業。至婚喪禮俗之改良,亦有相當效果。

四、自衛包含警衛、衛生及消防等事項;其中衛生事業開始於學校初立之際,余則發端較遲。上述為五年來見諸事實之一般情形。自去歲起,黃先生見改進區內各種事業漸就軌道,乃先後輔助鄰近鄉村(孫青鄉、何村、莫幹山)。組織阜源、何村、劍池等三小學。於是鄰村人士就“以學校為中心發動農村改進”之觀點,而確信黃先生將擴大其改進事業於該數村矣。

在膺白手裏四年多時光,除上列工作外,有“文治藏書樓”是紀念其父親友樵公諱文治而名的,其他工作皆冠以“莫幹”地名,實際是在莫幹山麓的庾村。庾村是由三橋埠上莫幹山必經之路。“文治藏書樓”是未來的“莫乾圖書館”,已經附有公開的閱覽室。建築時為思親,膺白作有《懷抱思親圖記》,事先請章太炎先生作有《文治藏書樓記》,門前“文治藏書樓”五字橫額,是吳稚暉(敬恒)先生寫的篆書。

《懷抱思親圖記》略如下:

我生未七歲而孤,先父友樵公聲音笑貌均不能記憶。少時見他人之有父者,輒羨而慕之,則瑣瑣問先妣陸太夫人以先父在世時事。先妣為言予三歲時,偶溺,婢為更衣,不慎,痛予足,予大哭,不令更。時值嚴冬,父恐予寒,亟解襟納予懷抱,指門上聯句使讀,意在止予哭也。隔晨,予忽自指門聯成誦,先父大奇,自是日課以字。嗚呼!此予一生受教之始,乃在親恩無意之中。五十年來,每一回思,淚涔涔下。民國二十五年丙子春,予年五十七,距先父棄養正半世紀,爰築藏書樓於莫幹山麓庾村,莫幹小學之前,以先父諱名曰“文治藏書樓”。樓成,予妻亦雲議作“懷抱思親圖”,以志永慕,友人許君修直為請賀天健君繪之,懸於藏書樓之堂。瞻對畫圖,緬懷當日,悲涕隨之。雖然,父之事實,母之傳語,妻之同情,友之推愛,至性所集,可謂得倫常之獨厚,宜足以慰憂患之余生也已。中華民國廿五年正月黃郛謹志。

《文治藏書樓記》如下:

項王有言“書足以記姓名”,人至沒世而名不忘者,書持之也;故知書則知榮辱之分矣。莊周欲絕學捐書,以潰其名,世終弗洵,寶玩之未嘗衰。甲者侈其博贍,期與中秘書競勝;乙者亦隨所嗜,以為庋藏。上以承其先人,下以求自補過者,眾矣!情固有不能恝然者也。華亭黃氏者,余先王妣家也。清嘉慶中,徙浙之嘉興。逮今百余年,而膺白始以朝官著戶籍於杭。膺白於先王妣為弟之孫,宦既通,俄而倦遊,則上述其先人友樵丈之志,入莫幹山,樹樓藏書,以無忘世德,而為反初服計。樓成,屬余發焉,以志其事。余少時聞黃氏尊屬子周丈者,尤好書,家貧,每得銀十兩,輒造書肆盡之。性樸拙,亦不盡通其義。嘗以雜職待敘浙江,人或誡之曰:“初謁撫院,宜自飾容止,無喋喋作簡明目錄語為也。”遽大言曰:“皇帝尚當見,何撫院也!”以是人點焉以為戇,卒落魄不遇以終,亦不遺鄉裏惡聲,顧其好書不可尚已。今聞友樵丈之風,乃知黃氏勤學敦古,世相漸濡久矣!後之人誠不可以無繼也。自墳籍之興,仍世逾富,今佚書時出四庫外,非其材亦無由遍觀。當友樵丈存時,亦時蹙蹙不足於財,雖好書,因弗能廣致,今膺白有其力矣!材又足以周覽之矣!所謂勝其任而愉快者非歟?雖然,人固有一患,非讀書難,周用難;周用非難,求令聞難;求令聞非難,完之則難。吾視膺白非廓然忘其名者也。當今之世,道衰人澆,求點焉以為戇者固罕;如膺白者,於仕宦得聰慧名,顧亦自用其戇,不自馴伏於強有力之人,以是拒鄰援,故位不極尊寵,名亦不至於大辱;由是日進碌碌然,以樸拙自將。蓋所以上思承先,下思補過者,固非有他道也。余老病且入墓,異日稱與無稱,固弗計,獨念與黃氏三世異姓之好,懼膺白需於去就也,故如其請,作是記發之。章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