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漠英雄(第5/9頁)

空軍來不了,只有自己單幹了。這對傅作義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

紅格爾圖是被動解圍,百靈廟則屬於主動進攻。這還不是一般的進攻,是快攻,而且不打便罷,一打要必中。

你弄個十天半個月,哪怕是始終壓著德王打,從全局來看,也是敗仗。因為到時關東軍就找到了直接幹涉的借口,局面將會大變。

防守戰你出類拔萃,進攻戰是否也同樣能做到最好?

雖然已經打過很多硬仗,但傅作義仍然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緊張。

先選戰將。

突襲百靈廟,全憑膽色二字,太冷靜的人反而辦不成大事,所以老傅這次不用“靜虎”,而改用“動虎”。

孫蘭峰因瘸了一條腿,被稱為“孫瘸子”,可人家瘸歸瘸,行動起來卻極為機敏,打起仗來更是一條腿絕不輸給兩條腿。

“動虎”喜動,但在百靈廟之役打響之前,傅作義卻偏要他靜下心來做探馬。

用人之長,更克其所短,所謂將才,可不就是這樣被打磨出來的。

孫蘭峰親赴百靈廟外圍進行偵察,回來之後,老傅還要再跟他一道推敲:打的那一天,你往哪條路走,在哪裏集中,朝哪裏突破。一條條過,一點點摳,絲毫來不得馬虎。

所謂奇襲,看起來好像就那幾個小時的事,其實功夫全在戰前。

三天很短,然而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不僅要察敵情,還要布疑兵。

紅格爾圖那淩厲一擊,把田中和德王都給驚得夠嗆。不過傅作義想告訴他們的是,你們不要怕,我不會打百靈廟。

用行動,不用語言。

他先調了一個騎兵團出歸綏,大張旗鼓,說是去換防的。

如果要有重大的軍事行動,人還嫌不夠用呢,如何還能再調兵出去“換防”。

對田中來說,一個疑點已經被排除,另一個疑點是歸綏城裏剩下的部隊在幹什麽。

反正不是沖著你們去的。

傅作義每天調部隊到城東搞演習,早上出去,晚上回來,三天裏,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欲擒故縱,虛實相間,當年關東軍在九一八前後曾多次運用,可是當傅作義如法炮制時,田中竟未從中察覺出任何異樣,這其實不能完全怪田中無能,還得怪那個歸綏城裏的羽山機關長太垃圾。

百靈廟和紅格爾圖不一樣,如果說田中在紅格爾圖吃了敗仗後,羽山還有可能幸災樂禍的話,那麽傅作義突襲百靈廟,則觸及了他和田中的根本,若是百靈廟出了問題,毫無疑問兩個人最後都是要挨板子的。

倘若事前能得到情報,相信羽山一定會屁顛屁顛地去報告軍部或關東軍。

可惜這家夥已經完全被老傅的迷魂陣給擺平了。他從傅作義那裏不僅得不到任何真實情報,還不自覺地去給田中遞送了假情報,使後者更加相信傅作義並無攻擊百靈廟的意圖。

田中一放下心,百靈廟的防守自然也就跟著松懈下來。

奇襲百靈廟

 

1936年11月22日,留在歸綏的綏軍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登上汽車,分多路縱隊出了城。

不過方向不是往城東,而是往城西,不是演習,而是玩兒真的。

百靈廟之戰就在這一天打響,由孫蘭峰率隊出征。

田中之所以會麻痹大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歸綏距離百靈廟很遠,足足三百多裏地,就算騎著馬,一兩天也跑不下來。

可是他忘了,傅作義有,有土坦克,土坦克跑起來比馬還利索,而且中途根本不用休息。

他還忘了,傅作義的綏軍有七路半之稱,比八路只少半路,打仗向來注重三快,即集合快、出發快、行軍快,長途奔襲不過是他們平時演習中的一個課目而已。

晚上八點,孫蘭峰趕到百靈廟附近,可是一下車,他就激靈靈出了一身冷汗。

由於下過大雪,事先設置的標志找不到了!

環顧四周,除了冰雪還是冰雪,連民居都看不到一間,更別說能看到百靈廟了,再擡頭望天,陰雲密布,想借助星星測方位的想法也成了不可能。

草原上最怕的就是這個,沒了方位感,如何知道百靈廟遠近與否?不要大家胡轉半天,到了天亮還在百靈廟外面,那就成大笑話了。

孫蘭峰根本不敢把這一情況報告給傅作義,後者要是知道,非得急得罵娘不可。

一天的艱苦行軍,三天的精心準備,難道都要轉眼成空?

事實上,古往今來,這樣的倒黴事層出不窮。勝仗不是那麽好打的,往往就是一個極其微小的變故,一個誰都預想不到的意外,就會讓你前功盡棄,徒呼奈何。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有人發現了“草原之寶”,孫蘭峰聞訊大喜過望。

有時候,寶貝和糞土的距離非常之小,甚至有時完全是一碼事。比如“草原之寶”,其實就是一塊牛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