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治(第5/23頁)

空氣繼續凝滯,令所有人窒息,好在很快又被唐太宗接下來的話攪活了。

“朕總算明白了漢初大將韓信和彭越等人為何會被殺,為何會家破人亡了。這並非是漢高祖的錯。朕一直以為,國家大事,非賞則罰。非分之恩,不可多想。”唐太宗先將眼光停在尉遲恭臉上,隨即又看了看李神通,最後還掃了一遍其他人。

所有人的都低著頭,但他們似乎全都感受到了唐太宗眼神裏“射”來的光。

“尉遲將軍,你要自珍自愛,別落得將來後悔啊!”唐太宗放低聲音,身子朝前微微一傾,對尉遲恭說。說完,他又朝不遠處的程咬金等愛將看了一眼。

他早想對尉遲恭和程咬金說這樣的話了,只是以前沒找到機會。

“末將知罪!”尉遲恭大聲說。

尉遲恭是個聰明人,在他跪下時,已經醍醐灌頂了,像是被人用一悶棍敲醒了。他知道,如今自己所有的榮耀和榮華富貴,皆是眼前這個人給的。既然能給他,也就能重新拿回去。到了那時候,可就不是回家打鐵的事了,而是能不能保命的事。

“起來吧!”唐太宗在說完這句話後,又掃視了一遍眾臣說,“希望大家都能好自為之!”

……

今非昔比,兩儀殿裏,唐太宗借“爭功”之事,對叔父李神通和愛將尉遲恭的訓斥在給自己樹威的同時,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君要有君樣,臣也要有臣樣,不可越界。這就是唐太宗之所以發威的原因和目的。

(3)

一切和原來一樣,一切似乎又都不一樣了。

兩儀殿裏的宴席重新開始,原來的杯盞全都撤了,重新換上了新的,原來的飯菜也涼了,重新換成了熱氣騰騰的。然而,原來的熱鬧卻再也回不來了。即便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似乎好一些了,可是還是缺少了“放肆”的狂笑,多了份節制和拘謹。

酒宴過後,眾人全都散去了。唐太宗唯獨留下了長孫無忌。原本他是準備留下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只是兩儀殿“爭功”一幕,讓他打消了留下他們的念頭。雖然留下他們,只是為了向他們打聽一個人,可為了不再刺激因對房、杜二人“偏愛”而不滿的愛臣、愛將們,他唯獨留下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也許是兩儀殿宴席中,在場的所有人裏,對唐太宗的反應最不吃驚的一個。自小兩個人就一起長大,對唐太宗的一些脾氣性格,長孫無忌還是很了解的。不過,對於宴席後留下自己是為了什麽,他卻猜錯了,他以為唐太宗要和他說說剛才發生的事,不料唐太宗卻問他:“張玄素這個人怎麽樣?”

這略顯突兀的問話,讓長孫無忌一怔,不過很快,他的腦海裏便浮現出了這個人的一些事。

這個人他不陌生。

張玄素在隋唐兩朝有些名氣,而之所以有名則是因為他的清廉。隋末時,時任景城縣戶曹的他,被攻進景城的竇建德俘虜。不過,就在竇建德準備對他實施行刑時,刑場周圍卻突然湧出了上千名百姓,他們跪地向竇建德求情,請求竇建德放過張玄素。

而對於為什麽要放了張玄素,百姓們說,因為他是清官,是個大清官。

“這樣的大清官,如果大王還要殺掉,一定會失去民心的,對大王奪得江山也不利啊!”那是在場求情人群中一個秀才說的。

竇建德也是惜才之人,見張玄素這麽受百姓愛戴,很是感動。不僅沒有殺他,反而要任命他為治書侍卿史。不過,張玄素當時並不領情,斷然拒絕,說他就是死也不會投降於他的,還說自己只為朝廷效力。

竇建德一聽這話,不僅沒有動怒,反而更看重他了。

“本王就喜歡你的忠誠!”竇建德笑著說,“不過,終有一天,你會為本王效力的!”

竇建德的言外之意就是,你說你只效命於朝廷,那麽,當本王將當今的朝廷滅了呢?隋朝亡相已露,用不了多久,本王將改朝換代,到了那時候,你效命的朝廷,也該是本王創建的朝廷了。

就這樣,竇建德好吃好喝地招待著張玄素,讓他擁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只是不肯放他離開。

一切似乎都如竇建德所言。當張玄素得知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後,雖然悲傷不已,但見竇建德如此器重自己,也見竇建德還算是個仁厚之王,便同意了為竇建德效力,做了竇建德的黃門侍郎,一如之前對隋朝的忠誠。

然而,好景不長,竇建德在虎牢關敗給了李世民,竇建德的夏滅亡了,張玄素依然忠於朝廷,當然是忠於李唐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