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治

唐太宗自發動玄武門政變,通過弑哥殺弟逼父屠侄而獲取政權,坐上皇位後,內心始終放不下“逆取”政權帶來的恐慌。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用創建“盛世”來證明自己了,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子,證明他之所以坐上皇位,全是上天的安排。當然,他更要讓“清明天子”的形象深入人心,讓朝臣百姓忘記那罪惡的“玄武門之變”。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唐太宗這麽說也這麽做,他要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可要如何調整?走什麽樣的治國路線呢?朝廷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以尚書右仆射封德彝(那時候的唐太宗還沒有發現封德彝的兩面三刀,更不知道他曾經在背後捅自己的刀子,依然對他委以重任)為代表的,代表著關隴貴族利益的“霸道路線”;另一種則是以尚書右丞魏征為代表的,代表低層民眾利益的“王道路線”。

兩種路線,大多朝臣都傾向於“霸道路線”,特別是關隴貴族集團。迷信武力的他們認定,人性本惡,大亂之後,只有嚴刑峻法才能讓“刁民”們服從,因而,做就要做像秦始皇那樣的,威服天下的天子;而熟讀儒家《公羊春秋》的魏征則恰恰相反,他認為,人性本善,大亂後,那些渴望安定的民眾最容易滿足,也最好治理,因而不需要嚴刑峻法。何況,什麽樣的天子就有什麽樣的百姓,百姓是“刁”還是“順”,完全取決於天子,因此,天子應該以德化天下,而不是依靠武力。

兩方為此爭得不可開交。

對於魏征“偃武修文”的提法,朝臣並不認同,但唐太宗心裏卻是認同的,這契合了他要做“清明天子”的想法。他知道,大多反抗來自於鎮壓,何況,從“玄武門事變”陰影中還沒有走出來的他,並不想給百姓一個“暴君”的形象,這違背了他要做“清明天子”的初衷。

於是,他力排眾議,決定實施懷柔政策,以德化人。既然要“以德化人”,要“捕獲人心”,那麽他就必須做對“人心”有益的事情,要“心存百姓”,要實施改革。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唐太宗對此深有體會。

“國家以百姓為本,百姓以糧為本”。這個政策出來後,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又提出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意思是說,不奪農時,農村推行均田制。這麽做的目的不言而喻,緩和階級矛盾。然後用獎勵耕種的方式讓農民回歸故裏,從事農耕。這麽做的好處就是,可以使曾因不斷戰事而荒廢的農田得以耕種。除此而外,唐太宗還針對災民設置了義倉,采用“均田制”和“租庸調法”政策,讓百姓不至於無田可種,用“輕徭薄賦”來減輕農民的負擔……

有田可種,有糧可收,就能解決農民的溫飽了,而解決了農民的溫飽也就解決了“官逼民反”的問題,因為從歷史經驗來看,饑餓最易引發暴亂。

“心存百姓”“安撫民心”只是針對百姓,針對民生的改革。對於針對朝廷,針對朝廷命官的改革,唐太宗則實施了“精減地方機構”,改變“民少吏多”弊端的方針政策。

“官在得人,不在員多”,貞觀元年二月,唐太宗下令“並省”,提出地方行政機構只設州、縣兩級;州設刺史;縣設縣令……同時,他還設立了政事堂,以便合議問政。

“政治之本,唯在於審,量才授職,務省官員”。唐太宗一向都很重視人才,在還未坐上皇位時,他最擅長的便是“納才”。 唐太宗是得到過“人才”的好處的。從他能“打敗”李建成來看,很大原因就是他的善於納才。當年,若不是他的身邊既擁有了房玄齡、杜如晦等文官,也擁有了尉遲恭、秦叔寶等武將,又怎麽能奪得了天下?

如今,當上皇帝的他,想要坐穩江山,自然更不能缺少人才。

因而,坐上皇位後,他對人才的渴求也就更強烈了。他淘汰庸官,親自挑選刺史,對於九品縣令的任用則規定由五品以上的京官推薦。一句話,你(五品以上京官)推薦的縣令,你必須負責。此政策一出,一時之間,貞觀元年初倒有些像當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為秦王府選拔人才了,場面很是熱鬧。

唐太宗發誓要挑選最優秀的人才,建立最好的君臣關系。於是,他選賢任能、不論親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問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