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思變(八)

龍城縣境內,小清河岸邊的合營操練還在持續著。不過,那只伴隨藩兵的精神面貌和整齊度,已經有了不少的提高和改觀。

遠比別人充足的供應,徹底武裝到牙齒,再加上一貫以來伴隨打勝戰,繳獲戰利品頗多的士氣高漲,也根本不用像羅藩其他部隊那般,去地方搶劫和哨糧來補貼日用。

因此在本軍的鞭策下,吃飽喝足就是往死裏操練,這時候遼東子弟的身體素質和堅韌彪悍的性子,在模擬演練的身體對抗當中,就得以充分突出來。

就算被打的渾身都是白點,鼻青臉腫滿身淤痕的狀如死狗,第二天也能生龍活虎一股勁的埋頭往前沖,就仿佛不知道疲累和畏懼是怎麽回事。

而且在背對著友軍的密集排射下,躬身沖擊和短距離突進的勇氣,也比淮東剛上手的大多數新兵,要出色的多。

要知道他們之前大多只是對方藩兵,或是屯墾府兵的出身;這也讓我不由有些羨慕起,安東大羅氏本家所擁有的優質兵源了。

如今我淮東的訓練操條隨著具體的武備狀態和用途需要,大概也分為三個階段和層面:

守備團還是按照冷兵器為主的操訓標準,火器只是輔助和掩護手段,作戰模式更類似於中世紀晚期的瑞士方陣,乃至效法明中期大小鴛鴦陣樣式的多兵器合成戰陣,強調的就是一個“守”字;

而比例更高一些的防戍營,編成和訓練則更接近另一個時空的西班牙大方陣,遠近交替打擊的作戰手段,擁有一定區域鎮壓和控制、巡防能力;

至於主戰各營,則已經是火力為王的密集線列步兵,配合相應的炮隊、騎兵和車壘,而直接進入排隊槍斃的初級階段了,因此也是正面進攻和壓制敵軍的主要力量,強調的是既能強行突破又能穩步推進。

因此,由此淮東治下防務分布,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兩淮置制使名下轄有的三軍一守捉,為日常軍事管領單位,而在前沿和二線的野戰部隊,則以一到六字號的各旅兵馬使為主的具體指揮序列。

因為時有獨力越境追擊或是主動出擊的需要,除了本部直率的三到四營之外,還會搭配以若幹的防戍營和其他輔助役,大致保持在五六千人比同一個小軍序的狀態。

如今一旅已經移駐到了遼東半島的積利州,還有一旅大部則在遼西的我麾下直接聽令。剩下四旅其中三只依舊坐鎮西北和西面、西南,一旅坐鎮沂州後方作為預備隊。

此外,後方各州的守備力量,則以不滿編的四個州兵馬使和兩個州團練使,加上各地的防戍營、守備團為主。

如今駐留在遼西我麾下的本部,也剛完成一批的人員輪換和修整;並有所加強了重火器,以提高戰線的防禦能力。

同時,海上從新羅藩全羅道的飛地,送過來一批騾馬和其他物用,如今受到制約的,反而是淮東軍士方面掌握的海上運力了。

既要同時要保障遼東方面和遼西兩條線的均是需要,還要維持與新羅藩當地的日常往來;光靠草創未久的板橋和萊州南北兩只水師,就有些勉強了。

短期還可以從聯合船團那邊,臨時抽調征用一些作為補充,但是長期就有些不敷使用,還影響了南北間大三角海貿的正常運營收入了。

這也是淮東所不得不面對的短板,因為過多的資源都集中在了內陸拓殖和建設上。因此,目前沿海水師的力量,則主要還是靠當初扣下的那批水師船只,再加上一些武裝商船和客舶來補充。

從整體噸位和數量上來說,也就是南朝大梁的地方緝私船隊的規模。短期爆發出來的投放力量固然不小,但是長期維持下去就有些拙計了。

另一方面,則有一個勉強上是好消息的發現,就是私下無形壯大的軍火貿易。

根據南邊渠道獲得消息,似乎是因為本鎮的帶動之下,現在南朝前沿各軍也時興起,爭相配備和使用火器和配備相應的火銃為時髦。

除了那些在淮東有渠道和來源,可以私下花錢獲得每年上萬件簡化版和數量不等汰換產品配額的部分軍序之外;據說就算在江南各道的駐軍,以及江寧的殿前軍、拱衛軍、防軍,甚至是東南的水師和海兵隊,也想方設法配備了一些銃器。

這也算是北伐之後,淮東軍的某種流毒和遺殤了。

雖然國造的火銃依舊笨重厚實坑爹的很,但是架不住各地人們多多少少追趕時尚的熱情,並且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魔改;

比如裝上兩腳架或是撐杆;將數只十數只火銃並在一起使用;在火銃上裝上可以砍劈的刀劍和槍頭;把銃管裝到長杆上發射;

然後,當作火力更持久威力更大的弓箭,與弓弩手混編在一起,作為接戰前的遠程壓制和掩護,則是最常見的手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