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內內內內(第3/11頁)

戴笠面帶著微笑說道:“如果戰略情報局想脫離中美合作所單獨行動,我會把你們的特工全都幹掉。”

“你殺掉我們一個特工,”多諾萬回答說,“我就幹掉你們一個將軍。”

“你可不能這樣對我講話。”戴笠說。

“我就這樣對你說。”多諾萬回答道。

不過,這樣直來直去的談話場面還是很少見的。美國人並不知道,由於美國國務院沒有在意駐華觀察家們的提醒,它正在一步步陷入圈套。他們傳回來的那些秘密報告只有極少數能夠送到國務卿手中,其余的大都被國務院內部親蔣的一夥人給截住了。美國國務卿雖然見不到這些報告,中國人卻能看到。根據聯邦調查局當時搜集的情報顯示,國務院高層的某位人士一直在把這些秘密信息直接轉給中國國防供應公司,宋子文審閱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因此,那些被美國政府派去中國監視蔣介石政權情況的人實際上是在給宋氏家族而不是羅斯福總統服務。

陸軍部的情況則截然不同。馬歇爾將軍對蔣介石充滿懷疑,他相信史迪威發出的警告,但要想說服羅斯福對蔣介石產生懷疑卻並非易事。總統的耳朵裏現在滿是像哈裏·霍普金斯、科科倫和宋子文身邊的那些親華分子的話。有這麽多與總統關系密切的人在那裏攪和,要想理性地討論中國問題是不可能的。憑借其高超的手段,約瑟夫·艾爾索普使重慶的事務變得更亂了。剛開始,艾爾索普被派往中國擔任陳納德的“新聞副官”,負責公關事務。後來他在香港被日本人抓住,遣返回國。艾爾索普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謀得了一個新職位:擔任租借法案事務駐重慶代表,再次全力投入扳倒史迪威的運動當中。

1944年日軍在華東地區發動“一號作戰”行動[2]後,史迪威的問題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這次戰役是在1938年武漢淪陷之後日軍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美國潛艇已經侵入日本海域,攔截通往它所建立的東南亞帝國的海上運輸線。目前那些距離遙遠的戰略據點物質缺乏,易受盟軍攻擊。日本人唯一的一條替代性運輸線就是中國境內貫穿南北的鐵路主幹線,而以前這條鐵路線對它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用處。此外,它們還計劃炸毀陳納德手下的第十四航空隊建起的那些新的航空基地。

陳納德向羅斯福誇口說,如果他能建成那些前線基地,如果他能得到飛機,並且不把大部分的戰爭補給品都給史迪威的話,那麽他的航空隊就能擊沉100萬噸日本海上運輸物資,羅斯福聽了非常受用。陳納德還說,這些基地可以用來供B–29型轟炸機起降,以便去轟炸日本本土。史迪威卻持相反的觀點,他預測修建這些基地只會吸引日軍前來轟炸。跟往常一樣,史迪威是對的。

1944年4月,日軍派出15個師團外加5個旅團的兵力發起進攻,擔任防禦任務的30萬中國軍隊一觸即潰。日軍一支500人的小規模部隊就能打垮數千人規模的中國軍隊。中國軍隊指揮官們用卡車把自己的家屬和財產運到內地,陳納德抱怨說,如果史迪威之前能多運一些戰備物資給中國軍隊,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實際情況是,飽受質疑的那些部隊中,有一些已經得到了大量的美國裝備,而卻被指揮官們拿到黑市上給賣了,有的還被賣給了日本人。白修德發現,在委員長聲稱已經組織力量準備奮勇抵抗的幾個地區,只有兩個由強征入伍的農民組成的裝備奇差的團。面對日軍強大的攻勢,這樣的軍隊不堪一擊。

那些人緩慢地往前走著,擺在這些苦難的中國士兵面前的只有災難……他們疲憊不堪,面黃肌瘦,槍支老舊,棕黃色的軍裝上打著補丁。每個士兵的腰帶上都掛著兩顆手榴彈,每人的脖子上還吊著一個藍色的像意大利香腸一樣的布袋,裏面裝著大米,這是中國士兵唯一的戰場糧食補給。他們的腳上穿著破舊的草鞋,腳都已磨破,頭上則戴著用樹葉編成的鳥巢式樣的帽子,以便遮擋陽光,同時還可以用作偽裝。大滴的汗水從他們身上灑下來,腳底下塵土飛揚,炎熱席卷了全國,田野裏也炎熱難耐,稻田裏掀起了輕微的麥浪,發出耀眼的光芒。

戰鬥開始不久就結束了。“中國士兵們幾乎是僅憑著血肉之軀戰鬥,”白修德寫道,“他們翻山越嶺,在光天化日之下死去,沒有任何支援,也沒有方向。他們注定要滅亡。”

飛機場被日軍炸毀後,陳納德和蔣介石加緊安排,準備讓史迪威當替罪羊。1944年6月,美國副總統亨利·華萊士來重慶小住了幾日,史迪威不在重慶,所以無法替自己辯護,他此時正在緬甸境內指揮軍隊進行跨越時間長、戰鬥極為慘烈的密支那戰役。那次戰役是“二戰”期間美軍在亞洲大陸進行的規模最大、戰績最為卓越的戰役,也是美國作戰部隊(梅裏爾的“掠奪者”)直接參加的唯一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