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與熊共舞(第6/14頁)

1920年,列寧任命鮑羅廷擔任蘇維埃駐墨西哥城領事。他經由加勒比海和紐約前往墨西哥城,隨身的行李箱裏有一個夾層,裏面藏著一批沙皇的珠寶,準備在美國賣掉,把所得的款項用作蘇聯特工的活動經費。

到了聖多明各後,鮑羅廷覺得親自帶著這些珠寶通過美國海關有些冒險,便決定直接去墨西哥。他把那個藏有珠寶的行李箱托付給一位在旅途中認識的毫不知情的奧地利人,那個奧地利人答應把它帶出美國海關,並交到法尼婭手裏。

到墨西哥城上任後,鮑羅廷從法尼婭處獲悉那批珠寶一直沒有交到她的手上。於是,鮑羅廷便派一個特工趕往聖多明各,結果這個特工也消失不見了。他又派了另一個特工去搜尋那個奧地利人和行李箱的行蹤,一直追到海地才找到他們。可他在行李箱的夾層裏卻什麽都沒找到,那個奧地利人還沖他大發脾氣,說他已經發現了藏在夾層裏的秘密,不過他沒有把那些珠寶送走,而是連行李箱一起藏在衣櫃裏。鮑羅廷派來的第一個特工從行李箱裏扒出了那些珠寶,然後帶著它們離開了。

鮑羅廷派出的第二個特工在太子港找到了第一個特工,發現他正準備登船去紐約。他宣稱自己並不知道那些珠寶的下落,說自己趕到那個奧地利人家裏時,那些珠寶就已經不見了。

兩個特工一起返回了墨西哥,經過一番審訊,卻毫無結果,鮑羅廷只好兩手空空地回到了莫斯科。一些共產黨員認為這一切都是他導演的,他要麽是把珠寶投進了大海,要麽私藏起來以備退休之後使用。這些含沙射影的指責在短時間內影響了他在黨內的地位。但是,在1920年的冬天,法尼婭神話般地帶著那些珠寶出現了,鮑羅廷的名譽得以恢復。至於那些珠寶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波折,法尼婭又是如何得到它們的則一直無人提及。

鮑羅廷發現自己再次成為蘇聯人民心目中的名人。他以做事大膽、處事冷靜而廣為人知,蘇聯的無產階級再次將其列入“偉人”的行列。他結識了當時正在蘇聯旅遊的伊薩多拉·鄧肯,溫斯頓·丘吉爾的表兄弟、自由派雕刻家克萊爾·謝裏丹曾在西方媒體上半真半假地向列寧建議,應該派鮑羅廷來擔任駐英大使。

但是,大眾對他的熱捧以及他與列寧關系親密引起了其他派系的人們的嫉妒。

他在來中國前的最後一項任務是在1921年去英國煽動煤礦工人大罷工。幾個月後,他在格拉斯哥被捕,在巴裏尼監獄關了半年,獲釋後被逐出英國。

1923年2月,鮑羅廷回到克裏姆林宮後,列寧已經準備好派他去廣州。

鮑羅廷坐火車穿過西伯利亞來到貝加爾湖,然後再從那裏出發,來到了灰蒙蒙的北京城。同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短暫會面後,他繼續乘火車趕往上海。在上海,他會見了駐滬的蘇聯代表和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然後乘船前往廣州。如果乘坐普通的客船和貨船,就必須借道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香港,那樣的話,他就有可能會因為在蘇格蘭留有案底而被香港警方認出。鮑羅廷別無他法,只能選擇乘坐一條直達廣州的輪船。那條船又小又破,銹跡斑斑,就跟一艘運煤船差不多。它顛簸著向南行駛,在穿過台灣海峽的時候遇到了台風,差點兒被海浪掀翻,幸虧在台灣島靠岸躲避才逃過一劫。甲板上那200只用圍欄圍起來的綿羊卻被淹死了。幾天後,這艘船搖搖晃晃地駛進珠江,停到了廣州港,船上的羊肉竟然也都賣掉了。

鮑羅廷此行的目的,是指導孫文如何把國共合作之後的國民黨轉變成一個以強大的以群眾運動為後盾、紀律嚴明的黨組織。中國共產黨並不直接並入國民黨,而是與其合作,輔助國民黨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這是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於1923年1月12日做出的決定。他們準備建立一支用國民黨思想武裝起來的、完全獨立於任何一派軍閥的新型軍隊。為了打好軍隊建設的基礎,蘇聯人計劃為孫文創辦一所軍事學校,教員由蘇聯軍官來擔任。在去會見孫文的途中,鮑羅廷借機觀察了一下這座城市,實地了解了國民黨的處境是多麽的危險。廣州城裏擠滿了士兵,總數大約有40 000人左右,都是各路軍閥手下的那些反復無常的家夥。他們現在由國民黨發餉,為此孫文每天要支付26 000美元的費用。真正效忠孫文的貼身護衛只剩下200人,其他的都在前一次的廣州之亂中被陳炯明的部隊殺害了。

得到喘息機會的陳炯明將軍打算重返政壇,他再次率軍兵臨廣州城下,準備重新奪取這座城市。孫文花錢請來的那些雇傭兵整天在街頭晃悠,只知道消遣作樂,根本沒做任何防禦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