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秘離世(第6/11頁)

追查之下,兇手直指獨裁者的內閣總理和一位內閣秘書。一時間,袁世凱籠罩在醜聞之中。但這只不過是一系列刺殺活動的開始——一些刺殺活動竟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發生,另一些則通過在宴會上或日常飲食中投毒來實施。

醜聞沒有給袁世凱帶來任何影響,他繼續執行清洗計劃,解除了國民黨黨員在政府中的職務,取而代之的是忠於他的北洋軍官。過了很長時間,共和派才明白這一切是怎麽回事。雖然為時稍晚,他們還是決定跟他攤牌。1913年7月11日,在孫文的鼓動下,江西督軍宣布獨立,脫離北京政府的統治。緊接著,孫文發表演說,公開譴責袁世凱:“其敢僭自稱帝者,全國共誅之。”他很快被解除了全國鐵路督辦之職,“二次革命”開始了。

慶齡那時剛從梅肯畢業回國,由於“二次革命”剛剛開始,孫文似乎又恢復了以前的狀態,不停地策劃、組織革命事務,同時還要隨時提防自己的人身安全。他又一次找到了人生的目標,並再次樹起了英雄般的形象。當慶齡滿懷熱情和理想從威斯裏安女子學院學成歸國後,看到的正是這種狀態下的孫文。

袁世凱下令拘捕孫文,然後將其處死,孫文便於1913年年底逃到了日本東京。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宋查理與孫文關系非同一般,查理意識到此時唯有舉家離開方為上策。他把位於虹口的住宅鎖好,把孩子們——靄齡、慶齡和另外兩個小男孩子良和子安(此時美齡和子文還都在美國上學)叫到身邊,與宋夫人一起帶著他們去了法租界,然後從那裏搭了洪幫派來的一艘汽艇順河而下,來到長江中的深水碼頭,登上了在那裏等候的一條輪船,趁著漲潮,起航前往日本神戶。

查理一家從此也成了政治流亡者。

在日本,他們受到了當地國民黨領導們的熱情歡迎。查理及其家人臨時住在孫文的那些有權勢的日本朋友提供的房子裏。不久之後他們又搬到了離東京更近一些的橫濱,買了一棟建在斷崖上的宅子。那片地區可以俯瞰整個東京灣,是外國人最愛住的地方。

查理和孫文又恢復了以前的密謀活動,靄齡則繼續擔任孫文的秘書。熱情浪漫的慶齡則把自己的業余時間都用到了國民黨辦公室的各項工作上。孫文多年之前曾在父親的安排下跟本村的一位姑娘結了婚,這一次,他的妻子也一起流亡到了日本。他們的孩子孫科已經長大成人,此時正在美國攻讀新聞學。

一天,查理去了位於東京的中國基督教青年會,這是一個流亡者常喜歡去的場所。在那裏,查理認識了33歲的孔祥熙。孔祥熙的老家位於盛產鴉片的山西省,查理的先祖在遷移到海南島之前就曾在那裏居住過。孔家還有一個極為特殊的榮耀:他們是孔聖人的直系後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家非常富裕。

孔家的財富主要來自其開設的連號當鋪。這些當鋪從設在他老家山西太谷的總部拓展到全國各地,主要是向農民和中小商人提供貸款。當時中國的農村還沒有西方那樣的銀行。豐年時節,農民要向地主繳納沉重的地租。若趕上土地歉收,精明些的地主則會讓農民們出公差,或者貸點款給他們,以此來抵消部分地租。在大一點兒的市鎮,這種農民與地主直接打交道的方式已經不復存在,上述那種簡單的經濟手段也行不通了。於是,像孔家這樣的當鋪老板便涉足這一領域,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孔家人可謂經營有方,每當豐年都收益頗豐。遇到災年,他們便會慷慨地向農民、地主和店主們發放小額貸款。由於很多抵押品因過期而喪失贖回權,孔家人大發其財,再加上他們善於經營,利潤不停地翻番增長。最終,孔家的放貸網絡延伸到了北京、廣州,甚至日本。孔家現在已經有能力為任何企業提供擔保或資金支持。

孔祥熙的父親最初在北京從事家族事業,後來返回太谷協助管理總部事務。清政府搖搖欲墜之際,孔家的當鋪生意也被一些現代化的地方銀行取代。於是孔家便開辦了自己的銀行,還把各地的當鋪改成了各種各樣的中國式雜貨鋪,並開始探索其他能掙大錢的領域。

孔家是大軍閥閻錫山最為信任的顧問。閻錫山曾把山西省從清政府手中“解放”了出來,他在中國算得上那種“開明些”的軍閥,也就是說,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他會與外國人合作。孔家在金融財務方面給閻錫山提供指導,確保他的商號能夠獲得豐厚利潤,以支撐閻錫山創辦的銀行系統。作為回報,面對蜂擁而來的外國公司,孔家擁有優先選擇合作對象的權利。

孔祥熙在太谷老家出生,他的母親在生他妹妹的時候不幸去世。由於父親一直忙於紛繁復雜的金融業務,他們幾個孩子全都被送到了美國傳教士丁家立博士在當地開辦的一所學校讀書。在那裏,祥熙秘密加入基督教。他在那裏一直讀到1896年,後來又轉到了位於北京附近的一所教會學校——華北協和學院。後來他參與了一筆非常古怪的資金轉賬,這筆業務顯然與義和團運動期間的一筆巨款的轉賬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