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當代汽車設計(第3/33頁)

亨利·福特在生產這款汽車的時候推動了幾項重大的革新:標準化,用流水裝配線生產,科學管理體制的使用,銷售上創立出分期付款方式,並且付給工人高於一般水平的工資,一方面有利於提高熟練技工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促進自己工廠的工人也有能力買車。這些做法在工業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後德國“大眾汽車”在設計大眾甲殼蟲車的前身“KdF-Wagen”時,也是引用了T型車的方式。T型車是汽車生產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款,從第一輛T型車面世到它的停產,共計銷售了1500多萬輛。1920年代,美國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中有55%是福特T型車。它的生產是當時先進工業生產技術與管理的結合典範,為汽車產業及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20世紀世界最有影響力汽車中,福特T型車名列第一。正因為這是第一款大批量生產的標準大眾汽車,所以完全沒有外形設計改變的需要,1908—1927年間一直是單一款式,單一色彩:黑色。

為了挑戰T型車的壟斷地位,促使通用汽車公司以設計為手段來爭奪市場。嚴格來說,汽車設計的起源是出於競爭,特別是挑戰T型車的競爭。

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簡稱GM)成立於1908年,創始人是威廉·C.杜蘭特(William C. Durant, 1861—1947)。1923年,為了與在當時汽車市場上占據很大份額的福特T型車抗衡,第二任總裁阿爾佛雷德·斯隆對通用汽車的品牌策略做出規劃,增設汽車設計部(當時稱為“款式與色彩部”,department of styles and colors),任命設計師哈利·厄爾擔任通用汽車負責設計的副總裁,從而確定了每年改變設計新策略,稱之為“有計劃廢止制”(Planned obsolescence,或者稱為“建入式廢止制”:built-in obsolescence)汽車設計的原則。哈利·厄爾也成了第一位專職汽車設計師,開啟了一種新職業。

奔馳『維多利亞』雙人汽車。

1913年,福特T型車的裝配流水線。

(二)“有計劃廢止制”和美國汽車設計

“有計劃廢止制”,是人為通過設計使得產品的形式、功能逐年“老化”,這個老化過程是通過設計造成的,目的是驅使消費者購買新產品。“有計劃廢止制”包括功能逐步升級而造成現有產品功能老化,通過造型設計使得款式過時兩方面,是消費社會中對設計的典型使用方法。這種方法必須在非壟斷型(oligopoly)的經濟中才能收效。

“有計劃廢止制”起於美國,最早在1924年,當時美國國內汽車市場接近飽和,通用汽車公司第二任總裁阿爾佛雷德·斯隆提出每年改變汽車造型設計,從而促使消費者感受到原有款式落後過時了,而願意購買新車。斯隆不喜歡“有計劃廢止制”這個名稱,而稱之為“動態廢止制”(dynamic obsolescence),通用汽車設計部就是在這個指導思想之下成立的,也就是汽車造型設計的起源了。

亨利·福特本人並不喜歡通過更改造型的方式來促銷,他本人更喜歡實用、耐用的車,福特T型車就是他的這種思想的結晶。但在市場的逼迫下,他也不得不盡快結束了T型車的生產,於1928年成立了福特汽車設計部,以應對市場競爭。1931年,通用汽車的銷量第一次超過福特汽車,基本是拜款式設計、拜“有計劃廢止制”的推動(關於“有計劃廢止制”的內容,請參看第六章第三節“制造業對美國現代設計的影響”)。

哈利·厄爾首先受通用汽車旗下的“凱迪拉克” (Cadillac)部門的總經理勞倫斯·Ρ.費雪委托,在1927年設計了凱迪拉克“拉-薩勒”(the Cadillac LaSalle, 1927)。這款車外形優雅,色彩選擇多樣,銷售非常好,因此斯隆立即委任他負責設計通用汽車旗下的其他品牌,並且把每年改變車型設計列為一項常規工作,把“有計劃廢止制”變成了制度。最早運用這個原則設計的車款就是凱迪拉克。

凱迪拉克是世界上最老的汽車品牌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高品質與豪華的同義詞,其廠名是為了紀念1710年創建底特律市的法國貴族凱迪拉克。1909年凱迪拉克加入通用汽車公司,成為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一個高級房車品牌。

在厄爾主持下,通用汽車公司設計出一系列熱銷的汽車,並且年年改變設計,刺激市場。厄爾負責設計的著名車型有:1937年款凱迪拉克V-16、1955年凱迪拉克“埃多拉多-布勞漢姆”(Eldorado Brougham)、1960年凱迪拉克“德維爾”(Sedan De Ville)等。其中的V-16是限量版定制高級轎車,一共只生產了4076輛,裝有16缸V型引擎,是早期最豪華的大功率汽車。此後,大型凱迪拉克成為加長型豪華轎車(Limousine)的常用車款。配備豪華,技術先進,設計誇張是其一貫特色。“埃多拉多-布勞漢姆”的車尾裝有大型鰭狀尾翼,既有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功能,同時也具有未來車的夢幻感,成為當時美國大車的形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