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變,未必通(第3/4頁)

伊古以來,代有興革。

我朝列祖列宗因時立制,屢有異同。入關以後已殊沈陽之時。嘉慶、道光以來,漸變雍正、乾隆之舊。大抵法積則敝,法敝則更,惟歸於強國利民而已。

自播遷以來,皇太後宵旰焦勞,朕尤痛自苛責。深念近數十年積敝相仍,因循粉飾,以致釀成大釁,現正議和。一切政事,尤須切實整頓,以期漸致富強。懿訓以為取外國之長,乃可去中國之短;懲前事之失,乃可作後事之師。

皇太後何嘗不許更新損益科條?朕何嘗概行除舊?酌中以禦,擇善而從。母子一心,臣民共睹。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興,嚴祛新舊之名,渾融中外之跡。

中國之弱,在於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傑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為藏身之固,而胥吏恃為牟利之符。公私以文牘相往來,而毫無實際;人才以資格相限制,而日見消磨。誤國家者在一私字;禍天下者在一例字。

晚近之學西法者,語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學之本源也。居上寬,臨下簡;言必信,行必果。服往聖之遺訓,即西人富強之始基。中國不此之務,徒學其一言一話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肥利身家之積習。舍其本源而不學,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總之,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須議更張。

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弊,參酌中西政治,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精?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內悉條議以聞,再行上稟慈謨,斟酌盡善,切實施行。

至西幸太原,下詔求言,封章屢見。而今之言者率出兩途:一則襲報館之文章;一則拘書生之淺見。指其病未究其根,尚囿於偏私不化;睹其利未睹其害,悉歸於窒礙難行。新進講富強,往往自迷始末;迂儒談正學,又往往不達事情。爾中外臣工,當鑒斯二者,酌中發論,通變達權,務極精微,以便甄擇。

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轍,空言塞責,遇事偷安,憲典具在,決不寬貸。將此通諭知之。[5]

這道上諭表明:

1.經過庚子事變後,最高執政者慈禧太後在反思之余,態度已經發生了一個比較徹底的轉變,這就是從原來的頑固守舊開始轉向維新圖強。上諭中雖然仍宣布康、梁為逆黨,斥責康、梁變法為“亂法”,但並沒有反對變法從新的意圖,反而說:“所有一切自強新政,胥關國計民生,不特已行者亟應實力舉行,即尚未興辦者亦當次第推廣。”慈禧太後的這種做法主要是想將自己即將舉行的新政與戊戌變法區別開來,其變法自強的願望與主張是堅定的。

2.清廷終於敢於走出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怪圈,不再拘泥於祖宗的成法。認識到了“法積則敝,法敝則更,惟歸於強國利民而已”的正確性和重要性。

3.在總結過去洋務運動成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這道上諭希望突破洋務運動的藩籬,指出了“近之學西法者,語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又不學,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因此,富強之路、振興之望在於必須舍西政之皮毛,而求西政之本源。

4.如何舉辦新政才能富強,清廷並沒有十分成熟的主張。因而下諭要求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舉所知,各抒己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再由朕上稟慈謨,斟酌盡善,切實施行”。

可見,從文本的內容來看,這道上諭無論從哪個方面而言都應該算是清末新政的一個綱領性的文件。清政府的這個上諭,不僅對19世紀的改革作了全面的回顧與總結,而且也對20世紀的革新作了方向性的規定。清廷認為,正是由於思想上的抱殘守缺與因循守舊,沒有認識到全面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以至於舍棄本原而不學,學其皮毛而有不精。在此存亡之秋,興衰之際,必須以西方文明為參照系,進行全面改革。這篇諭旨,大體奠定了清末新政進程的基調,是清廷針對庚子事變前後各方面壓力重新尋找出路的一種自發行為。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4月21日,清政府又設立督辦政務處,作為推行新政的最高權力機構。

從光緒二十七年—宣統三年(1901—1911年),十年間,清政府所實施的新政主要包括:政治和法律方面,改過去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裁撤若幹舊衙門,減少重疊和虛設機構;裁汰書吏差役,整飭吏治;廢止苛刑,準許滿漢通婚等。軍事方面,停止武科舉,裁汰制兵練勇;遍設武備學堂,編練新軍;創辦警察制度等。經濟方面,在中央設立商部,推進工商業發展;頒布《商部章程》《獎勵公司章程》《重訂鐵路簡明章程》《勸辦商會簡明章程》《礦務暫行章程》《公司注冊試辦章程》《試辦銀行章程》,使各項工商活動有法可依;創辦戶部銀行(後改為大清銀行),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等。教育方面,廢止科舉制(1905年),通令各省設大、中、小學堂,統一全國學制,設立各種實業和師範學堂,中央成立學部,選派留學生出洋,並獎勵自費留學,學成回國,經考核後分別賞給進士、舉人等項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