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變局前之政治秩序(第2/3頁)

從政治制度的層級秩序來看,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制度,但又比前朝有所發展,皇權更加集中。皇帝以下,主要有內閣、南書房、軍機處、六部、都察院、理藩院以及管理皇族宮廷事務的宗人府和內務府。內閣是設立較早的輔佐皇帝辦理國事的中樞機關,設有大學士滿、漢官員各2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官員各1人。初設時內閣地位極高,為清朝行政總匯之所。朝廷頒發所有文件均由內閣拆封,經大學士閱後提出處理意見供皇帝選擇;皇帝核定的文件也交由內閣秉旨擬定,再以上諭形式發交有關下屬機構執行。南書房是另一個輔佐皇帝辦理國事的中樞機構。康熙時,撰擬諭旨則關南書房,南書房之選與雍正以來軍機處等同。南書房可說無政府之名,卻部分地取代了中樞之職,是一個頗具特殊性的場所。軍機處又是一個輔佐皇帝辦理國事的中樞機構,設立於雍正七年(1729年)。軍機處開始是因處理軍務而臨時設立,後來由於皇權集中的需要演變為日趨重要的常設機關。軍機處主要官員稱軍機大臣,由皇帝從親王、大學士等人中選任。軍機處直接聽命於皇帝,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樞務,處理國家軍政大事,凡“軍國大事,罔不總攬”,成為有清一代國家政治中樞中的最高權力機構。具體說來,它的職權是:起草皇帝諭旨,充當皇帝顧問,議決皇帝交付的政務,協助皇帝處理軍務,審議撰擬題奏,審理重大案件,推薦和建議任命官員。從形式上看,軍機處的設立是中央政治制度結構離異和專業化的結果,但實際上它設立的目的是便於皇帝的直接控制,完全是中央集權高度強化的產物。六部是清朝中央的行政管理機關,主要是沿襲明朝而來。六部長官均由皇帝任命,每部設滿、漢尚書各1人,侍郎各2人,各部之間有所分工。吏部掌管文官任免、調動、考核、升降、賞罰等;戶部掌管全國疆土、戶籍、田畝、賦稅、俸餉、貨幣等;禮部掌管祀典、軍禮、喪禮及學校、科舉等;兵部掌管全國軍事和武官的考核、任免等;刑部掌管法律和刑獄;工部掌管土木興建、水利興修等。六部的職能雖有所分工,但實際上受到其他部門的牽制,如吏部的許多權力就受到軍機處的制約。此外,中央行政機構重要的還有都察院和理藩院,都察院是最高監察機關,主要分管官員考核,整飭綱紀。理藩院是清朝創設的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中央機構。

清朝地方的行政機構一般分省、府(州、廳、道)、縣三級。省一級最高軍政和行政機關為總督衙門和巡撫衙門,其最高長官分別為總督和巡撫,簡稱督撫。總督一般管轄兩省或數省的軍政與民政;巡撫管轄一省政務。督撫以下還設有布政使和按察使。布政使專管一省財政與民政;按察使專管一省的司法與監察,兩者主要職能是協助督撫管理地方。省以下的行政單位是府,設知府衙門,長官叫知府,負責一府政令,總管所屬州、縣的賦役、訴訟等事務。府以下為縣,設知縣衙門,長官叫知縣,管理一縣的政務、賦役、戶籍、訴訟、巡捕等事。道是省的派出機構,道員是治官的官,並非理民親政的官,因此,道於地方行政不能自成一級。清朝最基層的組織是裏甲制與保甲制。裏甲制是沿襲明制,規定每110戶為一裏,設裏長一人;裏下設甲,每10戶為一甲,設甲首一人,負責調查田畝丁數,編制賦役書冊。裏甲制重要的職能是征收賦稅。保甲制規定每10戶為一牌,設牌頭一人;每10牌為一甲,設甲長一人;每10甲為一保,設保正一人。保甲制主要的職能是控制人口流動,維持地方秩序,防止地方叛亂。從裏甲制與保甲制的職能看,清政府在地方統治的目標有兩個,一是征稅,二是維持社會治安。雍正以後,實行攤丁入畝,以管理賦稅為目的的裏甲制逐漸失去了意義,保甲制成為地方基層行政的主要組織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傳統鄉村的社會控制實際上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官方的行政控制系統;另一種是非官方的控制系統。就清政府官方的控制系統而言,它對鄉村關注的目標主要是賦稅和治安,而鄉村其他的事務則由非官方的控制系統——士紳與族長來承擔。這是因為中國鄉村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清政府的地方制度沒有控制整個社會的能力,也沒有辦法承擔地方或鄉村所有的社會功能,它必須依靠地方或鄉村基層政權的合作才能維持正常的運轉。因此,在鄉村,清政府除了直接利用官方的地方行政控制系統以外,更多的是依靠家族制度與地方士紳來實行間接統治,家族制度與士紳則構成非官方的地方控制系統。長期以來,家族是中國鄉村社會的基礎,是封建社會賴以維持的根基。族長有管理、監督、生產的權力,有支配家族財產的權力,有強迫家族人員婚娶的權力,有懲罰家族子弟的權力。實際上,封建家族就是清政府在鄉村一個具體而微小的封建政權。鄉村的諸多政治、經濟、教育、宗教等功能都是以家族為中心;族長訓導其成員要順從尊長,見賢思齊,從而形成了鄉村穩定的禮儀秩序。作為政府官僚後備力量而又代表家族利益的地方士紳,信奉儒家的政治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既是家族利益的捍衛者,又是政府意志的代言人。鄉村的治安、教育、公共工程、社會福利等,多由地方士紳來倡導和承擔。因此,地方士紳對於鄉村秩序的穩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