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失人心者失天下(第2/2頁)

我在《秦崩》中寫道:“新安坑殺降卒,使項羽失去了秦國,斷絕了項羽入關以後在關中立足的可能。新安坑殺降卒,埋下秦國人民仇恨項羽的種子,使秦國軍民從此敵對項羽。二十萬秦軍被坑雜於新安地下,數百萬敵對軍民被人為地制造出來。在爾後的楚漢戰爭中,秦國軍民死心塌地跟隨劉邦與項羽血戰死鬥,關中成為劉邦穩固的根據地,秦人秦軍成為漢軍的主力部隊,歸附劉邦的秦軍將士們最後追擊項羽至烏江岸邊,將項羽分屍斬首,種種曲折歷史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這裏。可以說,新安坑殺秦軍降卒,是項羽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誤,是項羽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失敗的起點。”[4]

決定性的錯誤往往是後續一系列錯誤的開端。新安坑殺秦軍降卒,使項羽無法在關中生根立足,不得不放棄秦國,回到彭城建立西楚。回到彭城的項羽,不得不驅逐已經定都彭城的楚懷王,由此而失去了擁戴懷王的楚國舊臣的人心,促成陳嬰和呂青等人後來紛紛離去[5],也埋下了與範增決裂的種子[6]。項羽在彭城,遠離三秦蜀漢,為了彌補地理上的不利,他吞並魏國,將魏豹分封到河東,又將韓王韓成殺害,有意吞並韓國,由此失去韓魏兩國的人心,不但促成魏豹背楚,彭越生亂,也促使張良與韓王信死心塌地跟隨劉邦,又為自己制造了新的敵人……

人心是什麽?人心就是眾人之心,體現在臣,就是臣心,體現在軍,就是軍心,體現在民,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人心。人心可察可用,人心多變如水,人心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泛舟掌舵的人,熟悉水性則順水乘風,往往事半功倍,不察水性則逆流頂風,難逃折楫覆舟。領軍治國的人,體察人心則能定國安邦,不察人心難逃國破身亡。

項羽國破身亡的命運,決定於垓下之戰。垓下之戰,楚國眾叛親離,幾乎喪失了所有的盟國,不得不孤軍與諸國聯軍奮戰。垓下之戰,指揮聯軍擊敗項羽,決定項羽敗亡命運的人,正是預言項羽必敗的韓信。偉大的韓信,他自己就是從項羽身邊離開的人,而且是造成項羽命運轉變的關鍵性人物,他認為項羽必敗,“失人心者失天下”,不但來自於他的睿智,也來自他親身的體驗,可謂是歷史的至理名言。

失人心者失天下。歷史的後來者,不可不警惕深思。

————————————————————

[1] 《史記·項羽本紀》。

[2] 《史記·淮陰侯列傳》。

[3] 比如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司馬遷選取了劉邦在洛陽南宮酒會上的話,“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

[4] 《秦崩》第八章之五“項羽坑殺降卒”。

[5] 陳嬰和呂青、呂臣父子,都是最早參加項梁軍的楚軍將領。楚懷王立,陳嬰為上柱國留在楚國都城盱台輔佐懷王,項梁戰死,懷王親政,任命呂青為令尹、呂臣為司徒主持國政,他們都是受懷王重用、親近懷王的楚臣,後來都脫離項羽,歸屬了劉邦。

[6] 參見本書第四章之五“範增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