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明出子午,暗度陳倉

韓信領軍由漢中反攻關中成功,是劉邦集團突破封鎖,由困頓走向發展,由沉淪走向光明的關鍵一步。沒有這一戰的成功,劉邦集團將被困死在蜀漢地區,在富饒而封閉的天府之國中被消磨殆盡,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上怕是不會有漢帝國,也不會有《大風歌》,而是多了一位蜀王劉邦,多了一首《蜀中樂,不思歸》。

在中國軍事史上,韓信由漢中還定關中,是唯一的一次成功戰例。四百年後,諸葛亮五次由漢中北伐,試圖重演當年的歷史,無一不以失敗告終。這也從反面印證了韓信用兵的巧妙和這場戰事的不易,不可不謂是軍事史上的奇跡。韓信在漢軍將士中巨大的威信,也由此建立起來。

不過,還定關中這場戰爭,具體是如何展開的,由於史書的簡略缺漏,我們基本上是不了解的。特別是對於奪取這場戰爭勝利的關鍵,也就是韓信是如何指揮漢軍跨越秦嶺天險,突破章邯的封鎖堵截,大舉進入關中的這件事情,更是歷史之謎。《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平定關中的整個戰事,只用了68個字,“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鹹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其中,由漢中越秦嶺進入關中的緊要大事,竟然只有四個字,“從故道還”。惜墨如金的表象後面,盡是無可奈何的歷史缺環。

當真相沉默不語的時候,流言蜚語應運而生。當歷史學家畏縮不前的時候,說書人挺身而出。元代無名氏在戲曲《暗度陳倉》中讓韓信唱道:“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這一曲唱詞下來,歷史為之改觀變色。從此以後,韓信“出故道還”的歷史,被唱成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歷史,爾後更被總結成了三十六計的第八計,成了漢語中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

謊言重復百遍,就被當成真話。明修棧道,主事者是樊噲,地點在褒斜道。如今去漢中,留壩褒斜道旁有樊河,河上有樊河鐵索橋,相傳為樊噲修棧道時所建,橋旁有“新建樊河鐵索橋碑”,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立。真是人證物證俱在,不過都是明清以來,附會流言修建的觀光建築。

有關韓信“從故道還”的解釋,除了《史記》的簡略記載以外,最早的史料是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的石碑《漢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碑文為當時的漢中太守王升所撰,現藏漢中博物館。碑文說:“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意思是說,漢高祖劉邦接受了天命,興起於漢中,道路經由子午,由大散關進入秦中。

大散關,是陳倉道上的關口,在今天的陜西寶雞西南,至今遺址尚存。韓信大軍由此進入關中,當是確鑿無疑。子午,就是子午道。“道由”,道路經由,不過,究竟是指劉邦軍入漢中還是出漢中的道路經由,沒有明言。有歷史學家懷疑,這句曖昧的表述,有可能暗示了韓信軍同時也出子午道的事情[29]。

漢台2005年8月,我去漢中訪古,寧靜的小城,古風尚存。先去漢台遺址,傳說劉邦為漢王時所修築的宮殿就在這裏,如今是漢中博物館的所在,收藏的眾多石碑值得一看,記有漢軍“出散入秦”的《漢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石碑,就在其中。

俗話說,前事不忘,得書之鑒。講的是翻閱過去的記載,可以鑒別當今的得失。不過,歷史學使用的是一種由現在到過去的逆向時間觀,查後事之詳,也可以知前事之略。《三國志·蜀志》魏延傳記載說,魏延隨同諸葛亮由漢中進攻關中時,多次建議“如韓信故事”進軍,也就是采用當年韓信反攻關中的戰略,兵分兩路,自己統領精兵萬人,出子午道奇襲長安,震動關中,吸引魏軍的注意。與此相呼應,諸葛亮統領大軍由西方的褒斜道方面出來,兩軍夾擊會師,可以一舉攻克關中。諸葛亮用兵謹慎,出奇制勝非其所長,他拒絕了魏延的建議,用正兵堂堂正正地推進,五次北伐都沒有成功,王業途中隕落五丈原,留下千古遺恨。

常常聽到說,歷史不能假設。其實,假設是歷史學常常使用的有效方法。如果諸葛亮接受魏延的建議,采用當年韓信反攻關中的戰略,是否就會成功?物換星移,難以評說。不過,韓信反攻關中,別遣奇兵出子午道,卻可以由魏延的建議得到證明。灌嬰是劉邦軍著名的驍將,多次統領漢軍精銳部隊作奇兵突襲,在反攻關中的戰爭中,他沒有隨同大軍在關中西部作戰,而是徑直進入關中東部攻取櫟陽,迫使塞王司馬欣投降。由此推想,子午道的奇兵,或許正是由他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