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亡國之象

話說中原自五代起直到元朝建立,都是亂世,其間宋、遼、夏、金誰也沒能做到統一,這一點誰也無法反駁。於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誰也不是正溯,誰都應該遵守亂世中的生存法則。

即爭鬥之道。

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歷史給出了肯定,看蒙古人,直到統一天下,一直都處在爭鬥中。那麽依照這一準則,明明完顏亮才是時代的寵兒,完顏雍是邊緣庸才才對。

可是在大一統的機遇出現前,正確與錯誤往往逆向。

完顏雍人如其名,看似溫吞水,實則雍容宏漠、從容不迫。這人該低頭時能忍得住,連老婆都送得出門;該決斷時絕不猶豫,稱帝造反一言而定。面對南宋挑戰時,始終鎮定。該談判了,幾次命令進兵、停止、和談、再進兵,成功調動了南宋君臣的神經。

這是非常有名的策略—以戰迫和。

可以說,自從完顏亮南侵起,完顏雍一直在走鋼絲,走錯半步就會跌下萬丈深淵,可他就是不出錯,直到整合內部,壓服南宋,保持住了金國最強的局面。

而這只不過是他的開端而已。

完顏雍一生不出錯,以這種可怕的穩定性為基礎,他讓金國既迅速又穩定地開始了大變化。先是與民休息。對宋戰爭一結束,他僅留下了六萬常備軍,其余的都放還故鄉。

僅此一條,即功德無量。

他還調整階級關系。

金之初,因為仇恨深重,也因為見識不夠,金國把原遼國的經濟自由人、寺院等二稅戶都貶為奴隸,完顏雍下令赦免。因在戰亂、饑荒中典賣的妻子兒女,由官方出錢贖買,放歸親人;再規定,凡放良之奴,限內娶良人為妻,所生子女即為良民。

凡此種種,不見宋朝哪位皇帝做過。

相比於治國,善行不過是小德。完顏雍在大的方向上把握得更加精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經濟向漢族學習。

女真人自立國起,直到完顏亮南侵失敗,一直處於半奴隸半封建制的低端時代。只知道燒殺掠奪,至於搶到手之後怎樣發揮出應有的效益,他們一概不知。這就導致了他們總覺得吃不飽,總想著再去搶。而當年的趙匡胤在立國時,寧可放慢腳步,也要得一地繁榮一地,讓經濟民生迅速升騰。

完顏雍有見識,他通檢推排,平均賦稅差役,逐漸削奪女真貴族的特權,像宋一樣把全國百姓分成若幹等級,按級服役。

二是精神內核女真化。

這個問題很有時代特色,不只發生在南宋時代的金國,在明末清初時也一樣出現過。

清初時八旗子弟席卷天下,創立大一統國家,可成功後不久就墮落成了一堆只知花天酒地吹牛皮的廢物。從康熙晚期到乾隆中期,這些人別說披甲執銳上戰場,就連戲台上演戲殺人,一刀砍下個假人頭順帶著噴出來一腔雞血,都會被嚇得在台下一片驚呼。

歷史是個大輪回,這些問題早在金國的完顏雍時期就出現了。完顏雍本人的太子都不知道女真風俗,宗室親王們不能用本族語言交流,女真人除了梳著一條大辮子之外,已經找不出和漢人的區別了。

完顏雍下令設立女真學,選金國貴族子弟三千人入學,設女真進士科,頒行女真文譯本的五經、諸子,與漢文儒生並列成兩個對立體系。

禁止將女真姓改為漢姓,如完顏氏改姓王;禁止侍衛講漢語;禁止女真人穿漢服,如果發現,重者處死,輕者取消世襲的女真爵位。

別的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發展,比如榷場。宋、金國境線上再不像從前一樣,只有一個每年交接歲幣的區域,而是在廣闊的大地上,從東方海岸線附近的泗州(今江蘇盱眙西北)、壽州(今安徽鳳台)直到西北的鳳翔(今陜西鳳翔)、秦州(今甘肅天水)、洮州(今甘肅臨潭),都是兩國貿易的窗口。此外密州膠西縣(今山東膠縣)是宋金海上貿易的平台。

這些地方的交易極大地提高了女真人的生活水準,他們基本上不用打仗也一樣可以得到美好的東西。若不然,他們搶來的金銀錢幣算什麽呢,不過是廢鐵。

當然,這也走上了當年遼國的老路,辛辛苦苦打仗贏回來的歲幣都在榷場上流回了宋朝。每年金國用來買茶葉的錢就需三十多萬兩白銀。

很無奈,可是東邊吃虧西邊補。金國還有與西夏的榷場,與更北方的少數民族,如蒙古族的榷場。在這兩塊地方,女真人繼續扮演著原始形象,輸打贏要欺行霸市。

收獲很大。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完顏雍始終穩定,對內政策始終如一,對外更是滴水不漏,哪怕南宋方面幾次處心積慮地下圈套,也被他化解到波瀾不驚。

這種穩定一直持續了近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