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帝國初建,呂後臨朝(第6/14頁)

同年秋天,匈奴首領冒頓單於率大軍重重包圍韓王信,韓王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那裏謀求和解。當劉邦派兵救援韓王信時,對韓王信多次派使者去匈奴有所懷疑,認為他對漢帝國懷有二心,派人指責韓王信。韓王信害怕被誅殺,因而與匈奴約定共同進攻漢朝,舉兵叛變。韓王信與匈奴冒頓單於一齊攻打漢朝,並在白登山(近大同城郊)包圍了劉邦,劉邦用陳平之計才僥幸逃得一命。

此後,韓王信一直為匈奴人帶兵往來在邊境一帶攻擊漢軍。公元前196年,韓王信被漢將柴武打敗並殺死。一代將領韓王信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劉邦消除了又一隱患。

公元前200年,從平城逃出的劉邦在返回京城的時候路過趙國。趙王張敖是劉邦曾經的老大張耳的兒子,又是劉邦的女婿,魯元公主的丈夫。張敖侍奉劉邦很用心,每天早晚把外衣脫下,戴上套袖,親自為劉邦進獻食物。

無奈劉邦剛打了敗仗,心情不佳,叉開兩腿坐著,責罵趙王張敖,傲慢無禮,根本沒有把趙王放在眼裏。趙王的相國貫高、趙午都是六十歲開外的人了,原是張敖父親張耳舊時的門客。二人平生性情剛烈,對於劉邦的傲慢無禮很是生氣,便向趙王張敖勸說道:“當初天下豪傑並起,有能力的先立為王。今大王侍奉皇帝很是恭敬,而皇帝卻傲慢無禮,請允許我替大王殺了他!”

趙王聞聽後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流出血來,發誓般地說道:“您怎能講出這樣的話來!況且先父亡國,依賴著皇上才得以復國,恩德流傳給子孫,都是得力於皇上。希望您不要再講出這種話來。”貫高、趙午卻不甘其受辱,準備瞞著趙王自己幹。

公元前199年冬,劉邦率大軍在東垣(今河北石家莊市東)攻打韓王信的余部,從東垣回來時又路過趙國。貫高等人在柏人縣(今河北隆堯縣西)館舍的夾壁墻中隱藏武士,準備伺機挾持劉邦。劉邦路過柏人,想要在館舍留宿,忽然覺得心跳劇烈,便向隨行人員問道:“這個縣叫什麽名稱?”“柏人。”隨行人員回答。“柏人嘛,就是逼迫人吧?”於是,劉邦沒有在柏人縣的館舍留宿,繼續向前趕路,因而免遭了一場劫難。

第二年,貫高的仇人得知他暗害皇帝的陰謀,秘密向朝廷告發。於是,劉邦下令一並逮捕趙王張敖、相國貫高等人。同案的十余人爭著要自刎而死,獨有貫高不肯,他生氣地罵道:“是誰叫你們幹的?如今趙王事實上沒有參與這一謀劃,而遭到一並被捕。你們都死了,誰來為趙王辯白他沒有參與謀反!”

貫高和張敖被押到長安後,劉邦詔令審理張敖的罪行,同時詔令趙王的大臣和賓客,有敢於跟隨趙王的一律滅族。貫高出庭接受審訊,說道:“都是我們這些人幹的,趙王確實是不知道。”獄吏對貫高百遍千遍地毒打,貫高被打得體無完膚,然而,他始終不肯誣陷趙王。呂後在劉邦面前多次談到趙王因為魯元公主的緣故,不會幹下那種事情。劉邦發怒說道:“如果張敖得了天下,難道會少了你女兒的嗎?”

劉邦沒有聽呂後的話。廷尉將貫高受審時的情況上報,劉邦便讓貫高的故友中大夫泄公去了解情況。泄公到獄中,貫高因遍體鱗傷,不能行走,在躺椅上接受訊問說:“按照人之常情,難道有不愛自己父母妻子的嗎?如今我的三族都要被論罪處死,哪有拿自己親人的性命去換趙王活命的道理!趙王實在沒有參與謀反,只是我們這些人幹的。”

同時,貫高還向泄公訴說了他們謀殺皇上的本意和趙王根本不知道謀劃的情況。於是,泄公入宮向劉邦詳細地匯報了訊問情況,劉邦便赦免了趙王張敖。

劉邦贊賞貫高為人能做到講求信義,讓泄公把赦免趙王的情況告訴貫高,說道:“趙王已被釋放。”同時也宣布赦免貫高。

貫高說:“我所以體無完膚而不肯求死,是為了辯白趙王沒有參與謀反。如今趙王已被釋放,我的職責已經完成,死了也沒有什麽可遺憾的了。況且人臣有謀殺君主的罪名,還有什麽臉面再服侍皇上!縱使皇上不殺我,我內心能不慚愧嗎?”說著便仰頭割斷喉嚨死去。張敖被釋放後,因為娶了魯元公主的緣故,被封為宣平侯。

白登失利,和親解圍

秦朝時期,秦始皇曾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收復了河套地區,同時為了防禦匈奴南下,還築起了長城。從秦末農民起義到楚漢之爭,由於中原地區連年戰亂,那些原本戍守邊關的人也都擅離職守。邊境無人的後果就是匈奴趁機南下。在劉邦和項羽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已經渡過黃河,統一了北方草原大地,並且設官分職,建立起了政治機構,同時武力也逐漸提高,擁有戰士三十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