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崇禎後人:權末代的悲慘命運(第5/10頁)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雖戰亂重重,不斷有諸侯被滅國,但是勝利者對亡國之君一般都是以禮相待的。就拿著名的吳越恩仇來說,勾踐臥薪嘗膽滅了吳國之後,並沒有想殺掉夫差。他的計劃是遷夫差於越國東部邊陲,封他一百戶以養老。倒是夫差自己羞愧難當,自殺而死。

之所以如此優待,是貴族政治的風度使然。在秦始皇以前,中國社會一直是貴族社會,“禮”是政治的最高原則。對貴族來說,勝利是重要的,風度更為重要。考察世界歷史,歐洲人也是這樣做的。歐洲政治中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做過國王的人即使被從王位上拉下來,也會受到必要的禮遇。

雖然秦始皇的後代基本上都被殺光了,但秦代之後,善待亡國之君的政治傳統又一度恢復。比如漢朝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下場就比較有面子。曹丕稱帝之時,識時務的劉協親自“勸進”,明智地配合曹丕完成所謂“禪讓”儀式,讓曹丕避免了篡位的惡名,順利當了皇帝。過後,劉協被封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仍然可以用漢天子禮樂,甚至行漢正朔。劉協太太平平地當了十四年山陽公後,得以善終,終年五十四歲。死後,他不但被謚“孝獻皇帝”,還被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在他身後,他的兒孫劉康等人相繼繼位,山陽國存在八十九年,直到永嘉年間被少數民族所滅。對一位亡國之君來說,劉協可謂功德圓滿,幸運得空前絕後。蜀國末主劉禪和吳國末代君主孫皓的命運也與此大致相類。

曹丕導演“禪讓”大戲之時,肯定不會想到,四十五年之後,另一位權臣司馬炎以幾乎同樣的手段,從他侄孫曹奐手中奪取了皇冠。曹丕代漢的成功演出,為後世樹立了範本。在這之後,西晉、宋、齊、梁、陳、北周、北齊、隋、五代的梁朝及大宋王朝,都照葫蘆畫瓢,將“禪讓”劇本搬演了十次。

開始幾次,大家都是搬演舊本,規規矩矩,亡國之君都得到了善終。對亡國之君首開殺戒的是南朝宋主劉裕,本來東晉末帝司馬德文也很懂事,十分識相地在禪位詔書上簽字,又不等劉裕“三讓”就搬出皇宮。劉裕也按歷代規矩,封了司馬德文一個爵位。然而,中國歷史的內核在此時悄悄發生了一個重大變化:皇位的爭奪者由平民階層轉向了流氓。劉裕是市井無賴出身,根基太淺,士族並不真心擁戴。何況稱帝之時,劉裕已經年近七十,司馬德文正是年富力強的三十六歲。司馬德文的存在,讓劉裕不能安枕。即位不久,他派兵將司馬德文殺死。接著,又對司馬一族痛下殺手,幾乎夷殺了司馬全族,開後世之君屠殺遜帝及先朝宗室之先河。

從那之後,中國改朝換代的模式發生變化:新皇帝逼舊王朝末帝禪讓後,先封前末帝為王,然後再找機會暗殺並滅族。南朝的齊王蕭道成逼劉裕重孫子劉凖遜位,蕭道成的後代蕭寶融禪位於梁王蕭衍,蕭衍的後代蕭方智禪位於陳王陳霸先,都是這個做法,一絲不差。陳霸先封蕭方智為江陰王,全食一郡。一年之後,陳霸先派親信前去誅殺蕭方智。十六歲的蕭方智繞床而跑,邊跑邊哭喊:“我不願當皇帝,陳霸先非推我入帝座不可,現在又要殺我!”士兵追了好幾圈,才抓住蕭方智的衣裳,把他一刀砍死……

這種先封後殺的把戲一直足足玩了八次,到了五代時期,那些末代皇帝才算回過神來。五代時期的末代皇帝中有兩位是自殺而死,免得受二茬罪。後梁末帝李友貞是國破後自刎而死,後唐末帝李從珂是國亡後自焚而死,都算是比較明智的。

不過,被直接殺死,還算不上末代皇帝中最慘的,最慘的是像北宋徽、欽二帝那樣在無比屈辱的流放中受盡折磨後死去。被流放到北方邊地後,趙氏父子倒是“經得住打擊”,選擇了頑強地活著。他們被關押在一座小院裏,在朔風沙塵中吃著不堪下咽的食物,靠回憶往事過活。徽宗在惡劣的環境中患了重病,雙目失明,忍受了九年俘虜生涯後淒慘去世。而趙桓在黑龍江的冰天雪地裏足足受了三十五年的罪,才在絕望中死去。

長平公主的最後結局

“汝何故生我家!”這句中國歷史上慘痛的名言,是崇禎皇帝說給長平公主的。

1644年,本來應該是長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這一年公主十五歲,正值豆蔻華年。史載她“喜詩文,善針飪”,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女子。皇帝已經為她選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顯為駙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勢讓婚禮一推再推。

農民軍攻占北京城的速度遠超出崇禎皇帝的預料,更讓深宮中整理嫁妝的公主毫無思想準備。《明史》載:“城陷,帝入壽寧宮,主牽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當時,崇禎命周皇後自縊,長平公主聞訊前來,看到皇後的屍體,痛哭失聲,跪在地上,爬上前想抱住崇禎皇帝的膝。崇禎一腳把公主踢翻,說道:“汝何故生我家?”舉起劍來,劈頭砍下。公主下意識地擡起左臂一搪,劍鋒從左頰掃過,左小臂從肘部下面被齊齊斬斷。公主哼了一聲,昏倒在地。皇帝上前一步,想砍下公主的頭,手卻劇烈地顫抖起來,說什麽也握不住劍,“手栗而止”,轉身出了壽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