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崇禎後人:權末代的悲慘命運(第6/10頁)

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幕。而在這之後的史實,則大都被史書所省略了。

斷臂之後,不光崇禎,連所有的宮女從人都以為公主必因流血過多而死。尚衣監何新和宮女費氏怕公主屍體受辱,將昏迷中的長平公主擡出了宮,送到她的外祖父、周皇後的父親周奎府中。周家將她安置在一間空屋,只等著她死去。不料公主生命力非常頑強,五天之後,居然轉醒,並且度過了傷後感染等重重危機,活了下來。

活下來當然更不幸。

清朝高層的政治策略十分精巧:他們公開懸賞尋找崇禎帝的男性後代,說“有以真太子來告者,太子必加恩養,其來告之人亦給優賞”。實際上是打算騙到手後斬草除根。而崇禎的女眷們,因為不可能被人擁立,所以倒真是受到了清政府的“優待”。清朝撥給公主很高的生活費用,命周奎善待公主,作為宣傳清朝“恩仁”和拉攏反清勢力的工具。國已破,家已亡,身又殘,長平公主早無活下去的意趣,時時說:“父皇賜我死,何敢偷生?”無奈身為弱女子,除了聽任命運擺布,又有什麽辦法?唯日日以淚洗面,靠讀讀佛經來平衡自己的內心,心中還燃燒著的唯一希望,是自己的兩個兄弟能逃到南方,有朝一日光復大明。這就是吳偉業所說的“死早隨諸妹,生猶望二王”。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順治二年(1645年),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沒能南下到南明地界,而是從亂軍之中逃回,一路乞討回到北京,衣衫襤褸地出現在周奎府門口。周奎和公主聞訊出見,“相見掩面泣,奎跪獻酒食”。離難中的兄妹沒想到這樣見了面,悲喜交加。

然而,太子的出現,給周奎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他早已投降了清朝,收留前朝太子豈不是大罪?所以過了兩天,他把這件事報告了朝廷。

清廷沒想到這麽快太子就自投羅網。由於太子的號召力太強,清廷決定迅速將他殺掉,以絕後患。然而剛剛頒布優待前明的詔令,怎好馬上自食其言?多爾袞腦筋一轉,導演了一出認真為偽的鬧劇。他私下派人,要求周奎和長平公主聲明太子是假冒的。

長平公主當然不幹,但被周奎痛打一耳光之後,便不敢再開口了。於是,先是周奎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清廷又先後命數十名太監和大臣去辯論。十幾名堅持認為太子為真的太監和大臣都被處死,太子身份就這樣被確定,“假”太子被迅速處斬。

這一事件給了十六歲的長平公主以極大刺激。她萬念俱灰,實在承受不了人生之悲苦,絕望之余,上書朝廷,請求出家:“九死臣妾,局蹐高天,願髡緇空王,稍申罔極。”

朝廷毫不猶豫地回絕了她的請求,因為他們還要用公主這塊金字招牌將安撫工作進行到底。他們要千方百計地“施恩”於公主,並且大張旗鼓地宣傳,讓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四處訪查駙馬周世顯,找到之後,撥出巨款,給他們舉行了華麗的婚禮,其規格等同於清室公主——“土田邸第,金錢牛車,賜予有加,稱備物焉”。那些投降了清朝的大臣立刻上表,頌揚朝廷的“深仁厚德”。

命運就是這樣弄人。兩年前,公主日夜夢想著這場婚禮的幸福,卻被世事變故阻隔。兩年後,婚禮雖然仍然盛大,然而除了屈辱和痛苦,她還能感受到什麽?大清王朝這樣深厚的“恩仁”,她實在無力承受了。結婚幾個月後,清軍攻陷了南京,弘光小朝廷滅亡了,被俘到北京的南明皇帝和王公都在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被同時處死,公主受到最後一次精神打擊。順治三年八月十八,還不滿十八歲的她帶著沉重的傷痛猝然病逝,這時她結婚才剛剛一年,死時尚有五個月的身孕。

直到此時,清廷還不放過利用她來籠絡人心的機會,為她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葬禮,厚葬於廣寧門外。

多爾袞費盡心機處理崇禎太子

清軍入關之初,多爾袞就一直密切關注著一個人的下落——崇禎太子朱慈烺。因為崇禎皇帝既死,太子是殘明勢力最名正言順的旗幟,有著巨大的號召力。

明朝滅亡這一年,十六歲的太子逃出宮中,被農民軍俘獲。李自成封他為宋王。後來李自成敗走,帶他出城南下,遂不知所終。

多爾袞深知,崇禎的皇子或者其他男性至親,都有可能為反清勢力所擁立。所以,盡早把他們掌握到自己手中,方為上策。為了招撫這些人,他制定了高明的統戰策略。進入北京之次日,多爾袞即發布命令:

“至朱姓各王歸順者,亦不奪其王爵,仍加恩養。”

多爾袞的統戰策略十分成功。不久之後,大魚果然上鉤了——崇禎太子出現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