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莫離獻策定滁州,馮道驅至壽春城(三)(第2/3頁)

守將扶墻遠望,默不作聲,雖然副將說李德誠與李從珂戰平,那也不過是照顧李德誠的臉面罷了,昨日一戰,唐軍中幾員猛將猛攻猛打,勢不可擋,李德誠雖然不至於落敗,但也損兵折將,可以說形勢很不樂觀,他嘆息道:“唐賊來勢洶洶,又分明是早有預謀,出征定遠縣的李從珂又是沙場宿將,並不容易對付,大帥屢施奇計都沒能建功,這仗的確不太好打。然則,壽春既然城防堅固,若是定遠縣戰事不利,大帥還能退守清流關,只要清流關仍在,唐賊在江北就無法施展拳腳,他日金陵再遣援軍,必能破賊。”

副將憂心忡忡道:“大帥銳意進取,臨行前便說過,定要擊退唐賊,此時只怕不會輕易退卻。那李從璟成名日久,不僅嫻熟沙場之道,更時常有驚人奇謀,也不是好相與的。”

守將搖頭道:“大帥雖有克敵報國之心,但並非魯莽意氣之輩,若是戰事果真不可為,大帥自然知道該當如何。你我奉命把守清流關,當嚴查唐賊斥候與細作,萬不能給他們背後搗鬼的機會。必要時候,要做好接應大帥的準備。”

副將點頭稱是。

守將還想說甚麽,忽然眉頭一皺,因為他看到一員小校急匆匆跑過來。

“將軍,大事不好!”來人驚慌不已。

“何事如此驚慌?”守將皺眉,佛然不悅。

“他……他來了!”來人滿頭大汗磕磕巴巴。

“誰?誰來了?”守將眉頭皺的更緊。

“李……李從璟,君……君子都!”來人滿面驚駭之色。

“甚麽?!”守將心頭大驚。

他睜大眼睛向關外看去,彼處山平道靜,草木如常,並無一兵一卒。

“將軍,不……不是前面,是關後!”

守將勃然變色,怔怔道:“這怎麽可能?!”

仿佛是為了回應他的這句話,關後忽的殺聲大震,一支鐵甲大軍滾滾如洪流,殺向關隘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

……

滁州城。

“怎麽回事,何處傳來的廝殺聲?”

“好似是清流關!”

“唐賊殺到清流關了?!這怎麽可能,我等並未接到大帥撤防清理關的消息……”

“我等也不知實情!”

“還不速速遣人去打探!還有,速報州府!”

對話發生在滁州城頭,一員守城都頭望著清流關的方向,神情緊張而慌亂,眼中滿是茫然與不可思議。

唐軍攻打壽春,李德誠率軍前去救援,戰事最不濟也在濠州一帶,滁州可是相隔甚遠的後方,理當十分安全才是,怎會突起戰事,還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

沒多時,滁州城刺史府與節度使府的官員,以及滁州駐軍的將領,紛紛趕到西門城頭,清流關距離滁州不到三十裏,彼處的交戰聲很容易就能傳過來,他們匯聚到城頭,雖然不能相信唐軍已經到了清流關,但清晰可聞的廝殺聲,卻無一刻不在沖擊眾人的頭腦,以至於每個人都滿面驚駭。

唐軍既已殺到了清流關,李德誠在何處?為何他們之前沒有得到消息?李德誠是不是敗北了?清流關還守不守得住?清流關若是守不住滁州城肯定不安全!

“去往清流關打探消息的斥候為何還未返回?!”滁州刺史聲音顫抖,又急又惱。

“斥候早已發出,照理早該返回,卻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動靜!”守將面色很是不好看。

“來了,斥候回來了!”沒多久,一名官員指著官道上出現的一隊精騎,驚喜的叫出聲來。

守將細看兩眼,待對方近了,吃驚道:“那不是我軍斥候!”

“甚麽?!”

這隊不過二三十騎的馬軍甲胄鮮亮,威風凜凜,大搖大擺奔馳至城前,丟下十余顆人頭,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城頭上的眾人一頭霧水。

直到對方走遠,身形消失在道路上,滁州才打開城門,派遣軍士去查看。而後眾人就得到匯報,那些人頭,乃是他們先前派往清流關的斥候。

“這……唐賊莫不是已經攻占了清流關?大……大帥他?”一名官員雙股戰栗,雖然他從未覺得戰爭可怕,但當戰爭悄然降臨,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

“這可如何是好?”

“清流關到底丟沒丟?”

“滁州城還守不守得住?”

“從壽春到清流關,唐軍來的未免了太快了,這態勢根本就抵擋不住啊!”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惶然失色。

守將沉吟不語,出兵清流關的話,他根本就說不出來,若是李德誠三萬大軍都敗了,他這城裏的些許兵力,還不足李德誠十分之一,守城恐怕都做不到,哪裏還敢輕出?精騎迂回數百裏奔襲敵軍後方,這樣的戰例守將想都不敢想,姑且不說這樣的精騎對吳國來說太奢侈了些,吳國將領多年來的征戰,因為多是水師出力與馬軍不夠精銳的原因,根本就不曾涉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