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十年國辱自今雪,永無休止的戰爭(十五)(第4/4頁)

射完第二波鐵箭,契丹馬軍已經近在眼前,對方的面孔似乎都已能看清,那憤怒的雙眼,泛著寒氣的馬刀,仿佛要擇人而噬,望著讓人膽寒。

而孟平的軍令有條不紊繼續響起,連語調都不曾變化,“第三波,齊射,放!”

因離得近了,又是水平放箭,這第三波箭雨,對契丹馬軍造成的殺傷最大,數不清的契丹騎士、戰馬倒在陣前,慘呼聲不絕於耳。然而三矢過後,兩軍已開始短兵相接,前陣將士遂棄弓,提搶,握刀;後陣將士暫時依舊攢射一陣,殺傷契丹馬軍後陣力量。

契丹馬軍沖過長槍陣,撞破輜重車,留下一路血跡、屍體,突入陣中,馬刀連連揮砍。

軍陣中唐軍以盾牌格擋,長槍迎擊,依托陣中層次分明的輜重車,上刺騎士,下斬馬腿,軍陣之間、軍士之間互相依托,進退有據。

陣中連綿不絕的輜重車阻滯了契丹馬軍的步伐,其欲依靠速度優勢,沖破唐軍軍陣的戰略意圖被扼殺在搖籃中,但凡突入陣中的契丹軍士,如入泥潭,陷入被分割、爭對殺傷的境地。

另有兩部契丹騎兵馬軍繞行唐軍軍陣兩翼,以弓箭射向陣中。陣中唐軍以盾牌為掩護,未與陣中契丹軍短兵相接者,以弓箭反擊。雙方將士皆不少,利箭飛出,無需顧及準頭,只求覆蓋殺傷即可,你來我往之間互有死傷。

角樓上,李從璟見契丹主力已經突入陣中很長一段距離,被唐軍拖著鏖戰,遂向聚集於軍陣側後的騎兵下令,從兩翼出擊,迎戰軍陣兩翼的契丹馬軍,試圖發動鉗形攻勢。

軍陣各處人喊馬嘶,刀砍槍刺,血肉橫飛,一片金戈鐵馬聲中,倒下的軍士越來越多。

唐軍大陣內外皆有混戰,然陣腳堅如磐石,絲毫沒有出現慌亂之相。

耶律赤術本以為此番沖陣,會在短兵相接後,如摧枯拉朽一般擊潰唐軍軍陣,卻不曾想陷入纏鬥的局面,接陣前唐軍強弓勁弩,接陣後唐軍甲厚兵銳,叫契丹軍死傷慘重。

未及一個時辰,契丹軍主動退出戰場。

這場遭遇戰,初戰畢時,契丹軍丟下好幾百具屍體,後退十裏,一時不敢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