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十年國辱自今雪,永無休止的戰爭(十四)

兩日後,李從璟率領大軍離開平州,向營州進發。

在離開時,他將杜千書留在平州,並任命杜千書臨時充任平州刺史,處理平州一應事務。練民為兵、整治耕地、管理漁場商路諸事繁雜,平州又是開頭,重要性不言而喻,需得人坐鎮指揮,杜千書雖年輕,然有政才,加之有趙鐘鳴輔助,當能為李從璟穩定、發展好平州。

君子都在白狼山敗營州援軍,之後便一直駐紮在白狼山側,沒有前行。平州的補給線只能到此地,無法伸長太遠,再拉長距離就有壓力,況且營州境內並非太平之地,因其地廣人稀,官府控制力薄弱,於民是害,於各種山賊、馬幫勢力則是大善,使得此地魚龍混雜,局勢莫測。亂世人心喪亂,在大軍未出時,不可不小心行事。

君子都在平州的傷員並未隨行大軍進往營州,在平州守軍還未招募、訓練完畢時,此地也需要大軍駐紮護衛,況且訓練新卒亦需教頭,李從璟將小半君子都留於平州,以君子都的戰力、軍貌,他相信這對平州守軍的素質,會是一個不錯的影響。平州是新克之地,地理位置又重要,是契丹東入幽雲門戶,日後必為久戰、激戰、苦戰之地,李從璟需要平州守軍皆為精銳,如此才能勝任防守重擔。

北上途中,信報一直接連不斷,軍情處、君子都將營州境內、契丹境內的敵軍動向整理成簡單的文字,盡數匯報給李從璟,讓他雖相隔千百裏,能對前線形勢了如指掌。此番北伐,大軍第一個對手仍是營州契丹軍。

李從璟在白狼山與君子都成功匯合,雖經歷一場大戰,君子都傷亡並不大,郭威、林英、林雄等人來相見時,神色振奮,對攻下營州充滿信心。見天色不早,李從璟慰問一番,隨即下令大軍今日就地紮營,明日繼續北行。

與郭威等人一同來拜見李從璟的諸人中,竟有幾張生面孔,李從璟見怪不怪,與這幾人親切交談。

君子都之所以能敗救援平州的營州契丹軍,除開戰術運用得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附近“義軍”的幫助。這些“義軍”雖人數不多,戰力不如君子都,但卻因為是地頭蛇,對方圓百裏一草一木皆了如指掌,而山地作戰,對這些盤桓在山中的“義軍”而言,無疑是拿手好戲。他們或許平地陣戰無法與百戰軍相媲美,但若論起山地戰,卻能甩正規軍幾條街。

“義軍”能相助君子都,並非偶然,軍情處在幽雲活動日久,滲透營州也非一兩日,免不了與這些綠林豪傑接觸,這回來助君子都作戰的,是其中忠肝義膽之輩。

前些時候,李從璟派遣君子都北上狙擊營州敵軍,明知君子都人數不多,仍然如此下令,便是如此原因。

後世嶽飛與契丹作戰時,便有聯合北地“義軍”,共同擊敵的政策、舉措,並且成效不錯,李從璟要以一地戰一國,自然要聯合一切能聯合的力量。國家大義面前,不缺忠義血性之士。

這股“義軍”的大當家是位紮髯客,瞧著五大三粗的模樣,見到李從璟,他竟然有些局促,聽到李從璟的親切言語,一派受寵若驚之相,愈發手腳不知該往何處放,“李將軍將門之後,祖孫三代皆名將,小人慕名已久,不曾想今日竟得一見,實在是榮幸……將軍初至幽雲,旬月間歷經葫蘆口、平州兩場大戰,無不大捷,不僅收拾了盧文進這個狗賊,更教訓了耶律德光那犬兒,叫我等好生敬佩!將軍一句‘衛平州、越長城、復營州、入草原’,振聾發聵,如今已傳遍邊地,哪個熱血兒郎,有志之士,聞聽將軍護邊擊賊之決心後,不撫掌稱贊?不瞞將軍說,小人幾個相熟弟兄,皆欲率眾來頭,跟隨將軍討伐契丹蠻賊。如將軍這般勇武、賢明之將,小人生平未見,今番能同將軍並肩作戰,實乃小人三生修來的福氣!”

“一門三將,仰慕已久”雲雲,李從璟不以為意,然其言起“衛平州、越長城、復營州、入草原”這話如今已傳遍邊地,讓人“皆欲率眾來投”,叫李從璟意外又驚喜。此言或許不盡真實,尋常時聽到,李從璟多會一笑置之,但眼下對方已助君子都取得大捷,分量就不同了。

李從璟道:“能得壯士這般豪傑相助,邊軍方能在與契丹交戰時,立於不敗之地。壯士及其部從之功,當為邊地軍民開模,來日本帥必稟明朝廷,想必陛下聞之,亦會十分高興,定有嘉獎。壯士方才說,邊地豪傑多有欲助邊軍征戰之意,此言可能當真?”

真名叫黃宗的紮髯客,拍著鐵板一般的胸膛道:“小人雖愛吹牛,但在將軍面前,不敢虛言豪言。將軍攻占平州之後,約束部眾‘不取一物’‘不擾一人’,不僅如此,更讓將士相助百姓修繕房屋,有受盧狗賊挾持而戰死者,還多加撫恤,此等仁義之舉,哪個不服?我等雖嘯聚山林,但終究不是沒心沒肺的人,小人生平最敬重的,就是仁、義之士。將軍不僅勇武賢明,更兼仁義、愛民,將軍一路行來,難道沒有在路上聽人說,大夥兒都稱將軍為‘幽雲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