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356—357頁;郭廷以《史事》附錄,23頁。

2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351—356頁。

3 向達《資料》卷二,846頁,根據《太平叛亂》,1511頁,略作改動。

4 《太平叛亂》,759頁注7、760—761頁注8至注10;又見韋烈亞力《回憶錄》,159—160頁,關於韓山文的記述;關於柏恩斯(Bums)的記述,見175—176頁;關於理雅各的記述,見117—122頁;關於霍布森(Hobson)的記述,見125—128頁;容閎《西學東漸記》,108頁。容閎是耶魯大學1854年的學生。

5 皮菲斯特(Pfister)《理雅各》(Legge),第二部分,34頁。

6 理雅各《殖民地》(Colony),169頁。

7 皮菲斯特《理雅各》,第二部分,44頁;理雅各《殖民地》,172頁。

8 理雅各《殖民地》,171—172頁。

9 韋烈亞力《回憶錄》,118頁;皮菲斯特《理雅各》,第一部分,45頁。其他傳教士也主張使用“上帝”的稱呼,盡管它仍然沒有被大多數人認可。各種爭議的簡介可見於麥都思《論中國人神學》。

10 對理雅各觀念的概括,見皮菲斯特《理雅各》,第一部分,48—49頁。

11 同上,第二部分,35—36頁。

12 韋爾什(Welsh)《香港》(Hong Kong),169頁;理雅各《殖民地》,165—166、171頁。

13 理雅各《殖民地》,167—168頁;韋爾什《香港》,164—166、218頁。

14 理雅各《殖民地》,165頁;韋爾什《香港》,212頁,有關卡德威爾的敘述,以及152頁,有關企業家的敘述。

15 理雅各《殖民地》,171頁。

16 皮菲斯特《理雅各》,第一部分,44頁;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356頁。

17 《太平叛亂》,1512頁;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357頁,同時引用呤唎《太平》卷一,226頁;韋烈亞力《回憶錄》,217—218頁,有關收信者查爾摩斯(Chalmers)的敘述,當時理雅各正好不在。

18 《太平叛亂》,765、767頁;洪仁玕《資政新篇》,載於《印書》,14、16頁。

19 《太平叛亂》,關於保險,769頁;關於房屋,771頁;關於銀行,765—766頁;關於大路,764、765頁;關於專利權,766頁。

20 《太平叛亂》,768—769頁。

21 《太平叛亂》,767頁;關於洪秀全相當近似的批注,見764頁。

22 《太平叛亂》,772頁,與《資政新篇》,載於《印書》,21頁稍有不同。

23 容閎《西學東漸記》,110頁。

24 波頓(J. S. Burdon)的報道,載於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240頁;富賜禮《在家裏的太平軍》,《北華捷報》1861年10月19日,被收入上書,360頁。

25 《最近向幹王提出的問題》,《北華捷報》1860年8月11日,同時被收錄於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241頁。

26 《北華捷報》,1860年8月11日。

27 同上。

28 富賜禮《在家裏的太平軍》,把“幹王”翻譯成“天王”。這篇文章也被收錄於布萊基思頓(Blakiston)《五個月》,51頁。

29 《太平叛亂》,758頁,與《資政新篇》,載於《印書》,8b頁稍有不同。

30 《太平叛亂》,758頁。

31 《太平叛亂》,759頁;《資政新篇》,載於《印書》,9頁。譯注:美國總統任期為四年,可能是洪仁玕本人的錯誤。

32 《太平叛亂》,有關日本,763頁;有關德意志,760頁;有關斯堪的那維亞和法蘭西,761頁;有關俄羅斯,762頁。

33 《太平叛亂》,773頁,根據《資政新篇》,載於《印書》,22頁,有所改動。

34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234頁注77;《太平叛亂》,1525頁。

35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四處可見;郭廷以《史事》附錄,21頁。

36 克拉克和格裏戈利《西方人關於太平天國的報道文選》,233頁,有關李秀成“熱情的小臉”以及眼鏡的敘述。

37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09—115、230—233頁;《太平叛亂》,1524—1525頁。

38 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17—119頁。

39 白倫(Brine)《太平》,253—254頁;《太平叛亂》,923—924頁,有關天主教堂的敘述,以及1119—1120頁。

40 根據呤唎《太平》卷一,298頁的轉引;這幅“想象的畫面”出自瓦格納《天國觀念》,113頁。

41 白倫《太平》,258—259頁,把“Shanghae”改為“Shanghai”,把“imps”改為“demons”;《太平叛亂》,1124頁。

42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403—428頁,有關安慶戰役的精彩分析;李秀成的失敗是相當偶然的,柯溫《太平起義:李秀成自述》,130、260—264頁,同時引用來自趙烈文日記一針見血的陳述;洪仁玕把失敗歸罪於李秀成,見《太平叛亂》,1513、1525—15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