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 京(第2/8頁)

9。有個商人腦筋動得快,特別設了一處手工作坊,專為太平軍首領的女眷制作華麗刺繡和昂貴的胭脂。他手下雇的手工藝匠都另有生活補貼,也能到城外走動,尋找珍貴材料。太平軍對男女分營雖有嚴格的禁欲條令,但太平軍的婦女仍喜歡穿華美衣物,喜歡濃妝艷抹。這商人得了甜頭,膽子變得更大,得了允許帶人到城外砍木柴,用小船運到城中。這樣,很多人趁機跟他溜出城去,逃之夭夭10

太平天國門牌。太平天國控制一地,便發給所有人家這種門牌,門牌上的資料使得當地的軍事指揮官(名字書於門牌右側)能計算稅額,以及可入伍的人數。圖中門牌系發給“費鶴雲”,四十一歲,家住石門縣西鄉(在杭州以北八十公裏)。費鶴雲與妻(三十七歲)、母(六十二歲)、子(十九歲)同住。為了防止擅自篡改資料,另有“共計”一欄,載明費家有二男二女。這枚門牌於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六月核發(約為公元1861年7月),此時太平天國在沿海地區的勢力達於鼎盛。

在太平軍剛剛占領的地區,當地人對太平軍的情形還不清楚。當地的城鄉居民能選擇自己所屬的伍長、兩司馬和旅帥。他們甚至還領取空白的戶籍簿冊到鄰裏間散發,這樣當太平軍進行戶籍核查時,每家都可以出示戶籍。太平軍若來核查人口籍冊,每家都必須出示太平軍的門牌,門牌上寫明相關狀況,表示接受太平天國的規範。11

至於如何處理非拜上帝教的教徒,太平天國領袖采取各不相同的方式。僧道遭到粗暴對待;南京城中許多道觀、佛寺(其中許多是已有數百年的建築精品)都被太平軍焚燒殆盡;佛像石雕被搗毀,許多僧道出家之人被剝去衣裳,甚至被殺掉;必須認同太平天國拜上帝教的教義,才能幸免於難,而太平軍也手持刀劍來宣教12。但是南京的伊斯蘭教徒卻沒有受到這麽野蠻的攻擊,南京城裏的清真寺也獲準保存13

南京城裏還有一群教徒,地位特別曖昧——這些人就是天主教徒。他們的信仰看似接近太平軍,人數在兩百人左右。在太平軍圍攻南京的時候,城裏的天主教徒把金銀細軟存放到居家(音譯)大院,這居家是南京最有錢的天主教人家。然而,南京失守之後,居家被太平軍征用,成了太平軍大將的住處,居家的財物悉數沒收,並納入聖庫。在太平軍入城的混亂中,至少有三十名天主教徒被燒死在家中或陳屍街頭。14

幸存的天主教徒聚在城裏的天主教教堂前,太平軍在此找到了他們。這群天主教徒不願按拜上帝教的儀式進行禮拜。於是,太平軍給他們三天寬限,逾時違令者斬。1853年的受難日是在3月25日,天主教徒對著十字架開始禮拜,太平軍闖入教堂,搗毀十字架,推翻了聖壇,將教堂中七八十名天主教徒的雙手綁縛背後,推到太平軍臨時設的法庭進行審判,若不遵從拜上帝教的祈禱,就判處死刑。天主教徒斷然拒絕,一心期盼殉教。但太平軍又赦免了他們,原因不明。婦孺被趕進教堂,男子仍被綁縛著雙手,拘在教堂附近的地窖裏。教民在此度過復活節。復活節過後一天,開始有二十二名天主教徒誦讀太平天國的禱詞,發現其中並沒有什麽與自己信仰相左之處。其他堅不改信的教徒就送到前線充軍做工,有十人逃脫。15

為了印制太平軍必需的簿冊,以及讓每一個兩司馬都有《聖經》及各種條規文件進行誦讀禱告,勢必要整頓南京城裏的印刷工坊。1853年4月,太平軍攻下揚州,遷了不少揚州的工匠到南京,其中有精於金屬活字制版者,一些曾駐節廣州的官吏把鉛字帶到了北方。太平軍的印刷作坊設在文昌閣,素為儒士所敬重,堪稱十分恰當。16

印刷文書簿冊不難,技術的要求並不高,但是傳達《聖經》話語則是另一回事。太平軍一直是用郭士立在香港翻譯的《聖經》,天王洪秀全這些年來隨身攜帶、研讀不輟的也是這個本子。《聖經》還有其他的譯本,而郭士立後來也修訂了另一個版本,太平軍的選擇似乎是機運使然17。太平軍印制發行的第一套《聖經》是《創世記》第1章至第28章,從上帝創造天地到雅各夢見梯子頭頂著天,有上帝使者從梯子上上去下來為止。《創世記》共有五十章,但太平天國的領袖卻在第28章上帝對雅各說話處結束了《創世記》,因為這些章節對於那些能讀、能聽的拜上帝教教徒來說,有著非凡的力量:

夢見有梯置地,其上參天,神之使者陟降於彼。視哉,耶和華立於其上曰:我乃耶和華,爾祖亞伯拉罕之神,以撒之神。今爾所臥之地,我將賜爾及爾後裔。爾裔將如地之塵,爾必廣延至東西南北。天下諸族將由爾及爾裔獲福。視哉,我偕爾,隨在佑爾,後率爾返此地,蓋我素言於爾者,我於未踐之時,我必不爾遐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