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 京

“人間天堂”不只是一個地方而已,而是全天下,太平軍所到之處即得民心,除妖魔,如此人人皆可和樂平安,直至升天見天父。

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與其他太平軍首領以其在紫荊山、永安、武昌的經驗,發展了南王馮雲山的軍事思想,從而創建自己一套理念。一如太平軍軍制所規定,伍長管四人,兩司馬管五個伍長。在“人間天堂”中,伍長家應與所轄四家保持聯系,兩司馬則負責管理二十五個家庭。每一組單位都要建公共糧倉和公共禮拜堂。兩司馬就住在禮拜堂裏。“凡禮拜日,伍長各率男婦至禮拜堂,分別男行女行,講聽道理,頌贊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焉”;“每七七四十九禮拜日,師帥、旅帥、卒長更番至其所統屬兩司馬禮拜堂,講聖書,教化民,兼察其遵條命,與違條命及勤惰”;每逢單日,“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禮拜堂,兩司馬教讀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及真命詔旨書焉”。1

日時,人都在田裏幹活。如果時間允許,人人須依己之所長,從事陶工、鐵匠、木匠、泥瓦匠等行業。至於天下的土地,歸於天下人所有:“凡男婦,每一人自十六歲以尚受田,多逾十五歲以下一半。”“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凡天下每家,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凡當收成時,兩司馬督伍長,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則歸國庫。凡麥荳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銀錢亦然……但兩司馬存其錢谷數於簿,上其數於典錢谷及典出入。”因為“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則主有所運用,天下大家,處處平勻,人人保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2

“所有婚娶彌月喜事俱用國庫,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錢。如一家有婚娶彌月事,給錢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總要用之有節,以備兵荒。”“凡兩司馬辦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總是祭告天父皇上帝,一切舊時歪例盡除。”3凡天下每一夫有妻子女,則出一人為兵,其余鰥寡孤獨廢疾免役,皆頒國庫以養4。凡設軍以後,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設一伍長,添多二十六家,另設一兩司馬。某人果有賢跡,則列其賢跡。某人果有惡跡,則列其惡跡,注其人,並自己保升奏貶姓名於軍帥……一同達於將帥、主將。將帥、主將達六部掌及軍師,軍師直啟天王主斷。凡天下諸官,根據其賢跡、惡跡之表現,三歲一升貶。5

盡管這套理想的社會制度不可能一夕實現,但至少可先行條列醞釀、考察準備,俟時機成熟,便可付諸實施。太平軍入南京之初,就展開人口普查,軍隊裏也定期進行人員戶籍登記6。從保存至今的一個梁家的家冊可知某個家庭來自何處,忠貞程度如何,何人在營服役。梁立泰,年三十四歲,生於長於廣西桂平,1850年8月加入太平軍,參加金田起事;9月,他被封為前營長、東兩司馬;10月,升前營旅帥;攻陷永安後,又升至後二師帥、後二軍帥。父梁萬鑄在家升天,母胡大妹隨營封為後四軍女軍帥,妻廖大妹在繡錦衙,妹梁晚妹北殿內貴使,子梁小保幼、女梁二妹幼,以上俱隨營。兄梁立漢在武昌打仗升天,弟梁立海、梁立州在家未隨營。7

不過,軍冊並不列出每個家中成員,只是載明兵士的年齡、籍貫,便於將領查閱,只需瞅一眼軍冊,就知道兵士的職業、技能。前十三軍前營兩司馬吉添順,年二十六歲,也是桂平人;1850年9月在金田入營,攻克武昌後封為前一軍前營前前一東正司馬。副司馬汪萬菁,十八歲,生於武昌,1853年太平軍攻陷武昌時加入太平軍;攻取南京時,封為前營前前一東副司馬。吉添順屬下有五伍長,年齡分別是十九歲、三十五歲、二十六歲、三十歲、二十三歲不等,他們都來自華中,而非來自廣西。所統管兵士的年齡也在十七歲到五十一歲之間不等。有六個兵士因年幼或年長,被列為尾牌。尾牌中有一人五十九歲。其他五人年幼得多,都在十一歲到十五歲之間。8

並不是每個人都急著想加入太平軍。不少家庭不願報上家中人數,一拖就是好幾個星期,有時非到以死相脅,才報上戶口。有些南京居民為了逃避登記,還躲到老家去,或到親戚朋友家中暫避時日。有時還自己躲到院落的夾壁墻中,以避太平軍。有些人幹脆跑到城外荒涼茂密的山林中去住。這種情形相當普遍,連在天國首府南京亦不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