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清宮外史下 第六八章(第3/12頁)

小妹答應一聲,躡手躡腳地爬上床去,頭一著枕,不由得驚呼:“你哭了!”

敦宜皇貴妃將一方綢巾掩蓋哭濕了的枕頭,自語似地說:

“我都忘記掉了。”

是忘掉枕頭是濕的。可見得這是常有之事!小妹這才體會到宮中的日子可怕,打個哆嗦,結結巴巴地說:“但願選不上才好。”

“想選上不容易,要選不上不難。不過,也別做得太過分,惱了上頭,也不是好開玩笑的事。”

“大姐,你說明白一點來。該怎麽做?要怎麽樣才算不過分?”

做法說來容易,與藏拙正好相反,盡量遮掩自己的長處,倒不妨暴露自己的短處。然而不能過分,否則惹起慈禧太後的厭惡,會影響她倆父親的前程。

“譬如說吧,”敦宜皇貴妃怕小妹不能領會,舉例解釋:

“你白天穿的那件粉紅袍子,就不能穿。該穿藍的。”

“為什麽呢?”

“老佛爺不喜歡兩種顏色,一種黃的,一種藍的。黃的會把皮膚也襯得黃了,藍的呢,顏色太深,穿上顯得老氣。”

“我懂了。我有一件寶藍緞子繡紅花的袍子,那天就穿那一件。”

“對了!有紅花就不礙了。”敦宜皇貴妃問道:“有一樣顏色的坎肩兒沒有?”

“沒有。”

“我替你找一件。”敦宜皇貴妃又說:“老佛爺喜歡腰板兒一挺,很精神的樣兒,你就別那麽著,她一看自然就撂牌子了。”

就這樣教導著、商量著,說得累了,反倒有一覺好睡。但不過睡了一兩個時辰,便得起身,敦宜皇貴妃匆匆漱洗上妝,來不及吃什麽,便得到儲秀宮去請安。臨走囑咐小妹,不要亂走,也別亂說話,又將她托付了玉順,方始出門。

這一去隔了一個時辰才回來,卻不是一個人。同來的有位三十左右的麗人,長身玉立,皮膚似象牙一般,極其細膩,配上一雙顧盼之際,光芒直射的眼睛,更顯得氣度華貴,令人不能不多看幾眼。

“玉順姐姐,”小妹在窗內望見,悄悄問說,“這是誰啊?”

“敬懿皇貴妃。”

“啊!是她!”

小妹聽家人說過,敬懿皇貴妃初封瑜嬪,姓赫舍哩氏,她的父親是知府,名叫崇齡。同治立後之時,艷冠群芳的就是她。穆宗當年所敬的是皇後,所愛的卻是瑜嬪。

正在這樣想著,敦宜皇貴妃已領著敬懿皇貴妃進了屋子,小妹也象玉順那樣,肅立等待,然後當視線相接時,請安迎接。

“這就是你妹妹?”敬懿皇貴妃問了這一句,招招手說:

“小妹,來!讓我瞧瞧。”

小妹有些靦腆,敦宜皇貴妃便謙虛地說:“小孩子,沒有見過世面,不懂規矩。”接著便吩咐:“過來,給敬懿皇貴妃請安。”

“不用了,不用了!”敬懿皇貴妃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含笑凝視,然後眼珠靈活地一轉,將她從頭看到腳:“好俊的模樣兒。我看看你的手。”

一面拉著手看,一面又不斷誇獎。小妹明知道她是客氣話,但心裏仍舊很高興,覺得她的聲音好聽。能得這樣的人誇贊,是一種榮耀。

小妹也趁此機會細看敬懿貴妃。近在咫尺,而且一立一坐成俯視之勢,目光不接,毫無顧忌,所以看得非常清楚。遠望儀態萬千,近看才知道憔悴不堪,皮膚幹枯,皺紋無數,只不過隱藏在上好的宮粉之下,數尺以外便不容易發現而已。

等發現真正面目,小妹暗暗心驚,三十剛剛出頭,老得這樣子,就不難知道她這十四年受的是什麽樣無形的折磨,也不知道折磨要受到什麽時候為止?看來是除死方休了!

如果自己被選中了,十幾年後說不定也就是這般模樣。這樣想著,小妹急出一手心的汗。敬懿貴妃很快地覺察到了,“怎麽啦?”她關切地問:“你那裏不舒服?手心好燙。”

小妹確有些支持不住,只想一個人靜下來好好想一想心事,因而借她這句話,裝出頭暈目眩的神態,“大概受了涼了。”

她說,“頭疼得很,心裏慌慌的。”

這一下,使得敦宜皇貴妃也著慌了,連聲喊“玉順”。宮中的成藥很多,玉順管藥,自然也懂些醫道,聽說了“病情”,便取來些“保和丸”,讓她用“燈心水”吞服。然後帶她到套房裏躺下休息。

小妹心裏亂糟糟地,好半天才比較平靜。忽然聽得前面有人在悄悄談話,“你這個主意不好。”是敬懿貴妃的聲音,“你知道她討厭藍的,偏偏就讓你小妹穿藍衣服,她心裏會怎麽想?好啊!安心跟我作對來了!”

語聲未畢,只聽敦宜皇貴妃輕聲驚呼:“啊!我倒沒有想到,虧得你提醒我。不妥,不妥!”

“當然不妥。別人穿藍的,也許不知道避忌,猶有可說,就是你小妹不行!就算是無心,在她看亦成了有意。你不是自個兒找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