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好色的洪承疇(第2/10頁)

冒全去不多時,就回來了。他對老爺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冒嵩公沉吟了片刻,轉過頭對董小宛問道:“這個陳君悅和我素不相識,你知道襄兒和他是否有關聯?”

董小宛覺得事情已發生了,不能再對老爺有所隱瞞,便如實地講了一切給公公。冒嵩公聽後,覺得問題嚴重,便說道:“小宛,你就住到府中來,早晚有個商量的人。”他沉吟了一下又問道:“依你看,如若殷應寅真的要問此事,該怎樣回答才是?”

“依媳婦之見,不如大人你承認下來,便可無甚大礙了。”

冒嵩公覺得此語意外:“叫我承認?此話從何說起?”

董小宛說道:“如若殷應寅問起陳君悅之事,公公可以這麽說,當初公公在任上時,陳君悅曾在你手下當過武弁,算是你以前部下。他到如臯來住進冒家,不足為怪。關鍵是,那時我們冒氏全家早已逃離在外,當然就不存在勾通的嫌疑了。

這件事毫無佐證,大人盡可放心。”董小宛停頓了一下又說:“依媳婦之見,只需在暗中將殷知縣賄賂一下,此事不難解決。”

正如董小宛所估計的那樣,殷應寅不久又來冒府。這天午後,殷應寅坐著軟轎來到了冒府。冒嵩公令冒府上下熱情接待,先上一桌上好的酒席。席間,冒嵩公按董小宛的話對其一說,殷應寅果然無話可說,便落得賣個人情,對冒老爺說道:“前輩請恕敝縣冒昧,此事有人告密,所以不得不親自前來向老大人問個明白。既系老前輩過去部下的武弁,就賜寫個說明吧,也好讓敝縣交差。”

冒嵩公等殷知縣酒足飯飽離去後,便一刻不停地來到書房,對董小宛贊揚了幾句,然後商談寫個揭帖,使殷應寅好拿去交差。

“照此看來,已經沒事了。”董小宛笑道:“不過這個揭帖只是個形式,依媳婦看,銀子才是重要的。”

冒嵩公就叫董小宛去辦理這些事,然後他就踱出書房,朝假山那邊走去。董小宛叫來冒全,叫他用大紅封裝了千兩白銀的銀票,拿著揭帖去當面謝殷知縣。

殷應寅像是知道冒家會馬上來人似的,他正坐在後花園的石上用牙簽剔著牙,旁邊石桌上放著一只精致的褐色茶壺。

他看見冒全急匆匆地走進來,趕忙把嘴裏剔出來的臟物吐在草叢中,站起來要把冒全請進書房。冒全把東西放在石桌上說:“請大人收下這份簿禮。”

殷應寅一看這紅紅的封套,那對鼠眼樂得像朵破黃花:“起來吧!我說啊,冒老爺不用這麽客氣嘛。”

冒全又叩頭站起,垂手站立一旁。殷應寅將那大紅封套打開,見是千兩的銀票,便大喜,把那揭帖扔在一邊,對冒全說:“管家,你回去稟告你家老爺,此事本縣就此終結,讓他放心。”冒全謝後連忙趕回冒府通知老爺和夫人。董小宛一看此事了結,便派人向冒辟疆說知此事經過,好叫他放心。

冒辟疆和王熊在鄭超宗那兒住了幾天,感到有些坐臥不安了。三天後,冒辟疆帶著滿腹憂郁離開了揚州。和王熊一道抵達鹽官後,直接去了陳則梁府上。陳則梁滿心歡喜地接待了冒辟疆和王熊,並勸說他們一定要留在鹽官過完年再走。

這時,董小宛派的人到了揚州鄭超宗那兒,聽說公子已往鹽官去了。又急忙趕到鹽官,在陳則梁的府上見到了公子。

冒辟疆得信以後,心中滿懷高興,便覺精神好多了。陳則梁得知冒辟疆的官司已經了結,也甚是高興。便為冒辟疆專門擺了一桌酒席。

席間,陳則梁幾人勸冒辟疆多飲了幾杯。冒辟疆本來不勝酒力,只是因官司了結,心情舒暢,又是摯友相對,也就不客氣地多飲了幾杯。他們邊飲酒邊談眼下的形勢。作亡國奴的心情,頓時彌漫整個酒席。陳則梁不願打破興致,就勸大家不談國事,多喝酒。在酒席還未終了時,冒辟疆早已醉倒在椅子上。陳則梁把胃辟疆攙扶進書房去休息,親自照應他睡下,才離開又去和友人們對飲。

在酣睡中慢慢進入了溫柔之鄉。他又回到了水繪園,和小宛並肩攜手漫步,來到了梅園,在香林叢中,絮絮不休地講著情語。董小宛身披紅緞紫貂披風,高高的雲鬢如彩虹。她站在雪中,細風從她身旁吹過,看起來,嫵媚動人。

兩人相偎相依地說笑著,冒辟疆心中升起一股柔情蜜意,突然一陣北風吹來,樹上的寒梅如雪花飄零,紛紛飄落地上。

冒辟疆醒了過來,不禁啞然失笑。他突然感到頭疼得厲害,他想可能是宿醉後引起的頭疼,便又倒下去,想著那甜蜜的夢境,慢慢地又進入了沉沉的夢鄉。

順治六年,自清兵入關,中原大地已多歸屬清人政權,只有福建、廣東、廣西一帶以及邊遠的四川和雲貴高原還有明室的遺臣和各路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