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第3/3頁)

這樣一個強人,自然是安祿山所忌憚的。到了公元746年,王忠嗣一個人,已經身兼了河西、隴右、朔方、河東4鎮節度使,與彼時擔任平盧節度使的安祿山成了鄰居。安祿山的所作所為,自然瞞不過王忠嗣這位老軍事家的眼睛,他曾經給李隆基上了詳細的奏折,斷定假以時日,安祿山必反。王忠嗣的理由是,安祿山不斷找借口進攻北方契丹各部落,而且把大量的少數民族降兵收做己用,而且在安祿山進攻契丹時,王忠嗣曾受命來助戰,他發現,安祿山的軍隊平時的訓練科目,更多的是進行城池攻堅作戰演練,而眾所周知,北方遊牧民族很少有築城的,所謂的城池攻堅戰,針對的目標當然是內地的城池了。在此之前,雖然張九齡等大臣也曾斷言安祿山有造反之意,但李隆基並不在意,而王忠嗣的報告他就不能不重視了,畢竟這是他非常信任的將領。關鍵時刻,時任宰相的李林甫救了安祿山。李林甫對李隆基說,這不過是邊將們相互妒忌,互相爭功的手段而已.一句話,就讓李隆基把王忠嗣的話拋到腦後了,安祿山也就躲過了一劫。不久之後,王忠嗣因為石堡城一戰和李隆基發生沖突,更借機被李林甫誣陷與太子合謀,最終落得遭貶郁郁而終的下場,如果這位名將沒有過早的謝幕,那麽以他的才能,足夠在叛亂發生初期平定安祿山。

安祿山的迅速做大,還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李林甫。李林甫支持安祿山的原因很簡單,他是李隆基的武惠妃一脈,一心想把惠妃之子壽王運作成太子,而與太子交好的王忠嗣就是他的眼中釘。在朝廷裏毫無根基的安祿山,自然是他最得力的外援,二人一拍即合,也正是在李林甫的配合下,安祿山不斷立功,不斷升官。在王忠嗣被罷免後,安祿山接管了王忠嗣曾經駐守的範陽,得到了王忠嗣精心訓練的精兵,此時他手握兩鎮節度使,外加三鎮采訪使,造反,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李林甫倒台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掌握了大權。和安祿山不和的楊國忠,當然極力在李隆基面前吹風。其實要說李隆基對安祿山的反意一點都沒察覺,倒不盡然,比如他安排了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就是為了鉗制安祿山,這也是他在安祿山造反前做的僅有的一點補救,雖然不夠,但終於起到了作用。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正式爆發,唐王朝嘗到了多年來守外虛內的惡果,中原大地不堪一擊,敗績連連,安祿山連續占領河北、河南地區,兵逼潼關。

李隆基唯一一點正確的安排,很快顯示出了作用,郭子儀果然爭氣,在安祿山叛亂後不久,就在河北發動了反擊,連續奪取安祿山的地盤,外加顏杲卿在井陘關的殊死抵抗,拖延了安祿山軍隊的進兵時間。因此,當安祿山軍隊進入河南後,很快就後院起火,這時候,唐朝功勛卓著的老將哥舒翰坐鎮潼關鎮守,只要守住潼關,郭子儀們抄安祿山的後路占領範陽,那麽風風火火的安祿山叛亂,很可能不戰自潰。

然而歷史在這一刻又幽默了一把,因擔心哥舒翰建立大功,宰相楊國忠不斷地吹風,吹得李隆基強逼鎮守潼關的哥舒翰主動出戰。結果,在掌握大好形勢的情況下,唐軍在潼關被叛軍擊敗,局面立刻無可挽回了。潼關失守,長安失守,李隆基以及滿朝文武倉皇出逃,避難四川,從皇上逃成了“太上皇”,不但顛沛流離,而且大權旁落,其實只應了一句話:天與不取,必受其咎。而盛唐的繁華榮光,在一次次無情地錯過歷史的機會後,也就這般無情地雨打風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