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

說到發生在公元755年,肆虐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所有喜歡盛唐文明的人,對此的心情,恐怕只能用一部電影的名字來形容:一聲嘆息。

能不嘆息麽?安史之亂之前,唐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文治武功,笑傲全球。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經濟富庶,杜甫詩歌中曾言“稻米流脂粟米白”,可謂是富甲天下。軍力也同樣強大,唐王朝對河西走廊、西域、西南,進行了多場戰爭,打出了大唐的勃勃軍威,雖然也有征討南詔的大敗,但國力依然處於節節上升時期。但是一場安史之亂,一切都化為了泡影,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了8年的戰禍之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死傷無數,唐王朝也被迫遷都。安史之亂之後,遭到沉重打擊的唐王朝再不是昔日盛景,開始漸漸走向衰落,原本連接東西方文明的西域大地被吐蕃侵占,河西走廊被吐蕃奪取,雄踞天下的大唐王朝,一度遭到吐蕃、回鶻等外族的欺辱,一次次喪權辱國。而在唐朝內部,中央政權力量嚴重衰弱,中央大地藩鎮割據,戰亂不斷,不服中央號令,偌大的中國,成了軍閥林立的世界。這一切的拐點,都是這場發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

雖然現代有無數人論證,唐王朝在安史之亂之前已經危機四伏,但歷史總是充滿偶然和必然的,安史之亂,其實一度是可以避免的。遺憾的是,從安祿山的發跡到最後叛亂的爆發,唐王朝一次又一次地給自己挖坑,直到把整個盛唐都埋進去。

說安史之亂的原因,現代史家普遍抨擊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時代開始大規模推行的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制度,開始於唐朝貞觀年間,本來只是掌管地方軍政的一個臨時性職務,在唐高宗時期開始成為一個常設職務。唐王朝大規模設立節度使,是從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開始。李隆基在位的開元、天寶兩個時代,一共設立了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嶺南10個節度使,和府兵制下的軍政長官比,節度使最大的特點就是“專權”,由中央授予節杖,將地方上的軍政、民政、財權集於一身,幾乎成了地方上的諸侯。在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唐朝天寶年間,唐王朝共有軍隊65萬,其中10大節度使掌握的軍隊就有59萬,中央的兵力遠遠少於節度使掌握的兵力,外重內輕的格局,為藩鎮叛亂埋下了隱患。

但把安史之亂的責任完全推到李隆基的頭上,也不現實。他在位時期建立這樣的制度,是有苦衷的。唐朝貞觀年間橫掃天下的府兵制,是建立於土地均田制的基礎上,由於中央掌握土地,自然可以控制士兵,無論誰統帥,都無法做到專兵。可是到了李隆基時期,府兵制已經名存實亡,而這時期唐王朝的邊境形勢卻越發嚴重。在這樣的局面下,唐王朝必須采取直接有效的軍事政策,以緩解日益緊張的邊境壓力,因此募兵制得到了推行。尤其是開元初期,張說主持北方邊事的時候,招募內地農民屯墾,精兵簡政的政策,就為府兵制的廢除埋下了伏筆。但作為一個眼光卓越的軍事家,張說早就意識到,府兵制廢除後,國家必然要面臨邊鎮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他在給李隆基的奏報裏,建議國家繼續用招募屯墾的方法擴大兵源,同時將士兵的經濟基礎——屯耕土地,牢牢抓在國家手裏,即使是實行募兵制,募兵的經費以及邊軍的物資供應,也要牢牢掌握在中央戶部的手中。這是一條眼光卓越的政策,但是在此時的唐朝,特別是邊境地區,邊防壓力非常沉重,河西走廊、安西都護府皆有戰事,為了戰爭的勝利,只能繼續放權,將財政權和地方人事權統統下放。正因為如此,節度使制度才應運而生。

但是節度使的專權,本身不易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因為唐朝的節度使一共有10個,以一家的軍力,最多割據一方,很難形成對中央政權的威脅。而唐朝在節度使制度上的另一個失策,就是將多數邊鎮的節度使大權,委派給一個邊將統帥,比如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王忠嗣,就曾同時擔任四鎮節度使,天下半數兵權盡在他手,後來造反的安祿山,也擔任了北方四鎮的節度使,他們幾乎掌握了天下的大部分精兵,甚至連中央政府都無法與他們抗衡。是什麽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說起這個原因,必須說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偏信”。在早期寵信王忠嗣的時代,就將邊鎮大權盡數交付給王忠嗣,王忠嗣遇害後,轉而信任安祿山,對每一個邊將,信任的時候推心置腹,而廢除的時候又毫不留情。這樣的皇帝,自然給了安祿山這樣的野心家可乘之機。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在逃難時,就有沿路百姓對李隆基說“天下人都知安祿山要反,唯獨陛下不查”,直羞得李隆基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