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衛霍如何敗匈奴(第3/6頁)

劉徹這次憤然發動的主動反擊戰,並非是心血來潮。相反,是漢朝對匈奴作戰方式的一次調整。作為深謀遠慮的軍事家,漢武帝劉徹早就意識到,靠著長城的被動防禦,是無法戰勝匈奴的,相反整個漢帝國的戰爭機器都會被匈奴人牽制住,要化被動為主動,只能采取主動出擊的政策,在草原野戰中摧毀匈奴的據點,重創匈奴的主力。但誰能擔負起這樣的使命呢?公元前129年的上谷反擊戰,其實就是漢武帝對漢軍將帥的一次“考試”,成績單上,李廣不及格,公孫敖不及格,公孫賀不及格,而成績優秀的衛青,才是唯一的人選。

衛青在公元前129年的這場勝利,表面看確實有運氣成分,畢竟他躲過了匈奴的主力,且成功找到了匈奴人防守最薄弱的龍城,但運氣從來不是天上掉餡餅,在匈奴人大兵壓境的局面下,能夠穿過匈奴人的防守空隙,避實擊虛,打擊敵人的薄弱部位,這本身就是一個帥才的能力所在。其他的幾個人,李廣足夠彪悍,公孫賀足夠謹慎,沖鋒陷陣或者掩護撤退都可以,但是想統籌全局,卻遠遠不夠。

事實上,上谷之戰,是一場全方位打出漢軍差距的一戰。以公孫敖部為例,在部隊數目大致相等的情況下,漢軍在騎兵戰裏輸得一塌糊塗,傷亡率遠遠高於匈奴。即使是衛青反擊龍城的勝利,1萬漢軍騎兵包圍1000匈奴騎兵,依然無法做到全殲,讓300多匈奴騎兵突圍出去。在漢匈戰爭的早期,漢朝士兵在戰鬥力特別是騎射戰鬥力上的差距,與匈奴人相比依然是明顯的。

此戰之後,漢朝的邊境局勢非但沒有改觀,相反卻有持續惡化的趨勢:公元前128年,匈奴人再次入侵,這次重點打擊的對象換成了遼西。遼西太守殉國,遼西漢軍幾乎全軍覆沒。之後匈奴人兵鋒南轉,又對雁門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掃蕩。一支8000人的匈奴騎兵部隊,竟然深入到了雁門腹地。危急之下,還是衛青抓住了戰機,提出了主動出擊,聚殲這股匈奴騎兵的建議。依衛青奏報,漢朝命距離雁門最近的李息火速出擊,以其劣勢兵力纏住匈奴人,同時命令衛青率領3萬騎兵火速馳援雁門。李息部浴血奮戰,以所部3000多人大部分陣亡的代價,終於成功拖住了匈奴軍,等來了馳援的衛青。結果,漢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終於全殲了這股驕橫的匈奴部隊,斬首6000多人。這是自漢朝開國以來,對匈奴作戰斬首數目最多的戰鬥。這時期的漢軍,雖然在個體戰鬥力上仍無法與匈奴相比,但是集中優勢兵力以攻對攻打殲滅戰的思路,終於開始收到成效,而執行這個思路的最佳人選,就是衛青。他沒有李廣百步穿楊的武勇,卻有高出眾位悍將一籌的卓越戰略眼光。這才是此時的漢軍最需要的。

也正因如此,在雁門之戰結束後僅數月,衛青又演出了他軍事生涯裏的第一筆光輝之作——收復河套。

漢朝對匈奴反擊戰開始後,整個北方戰線,其實是分成東西兩段的,早期匈奴的入侵,主要是集中在東線地區,即河北和右北平、遼西一帶。但對漢帝國威脅最大的,卻是西線匈奴盤踞的河套草原地區。這是一顆匈奴人插在漢帝國北部邊境的毒牙:有了河套地區,匈奴人就有了一個距離長城最近的立足點,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兵馬補充,進可攻,退可守,漢匈戰爭6年來牽著漢軍鼻子走,根源就在於此。要打贏,就要拔牙,能拔牙的,只有衛青。

雁門之戰後,認為自己蒙受了恥辱的匈奴,再次發動了對漢帝國邊境的報復。他們打擊的重點,依然是早已被侵擾得殘破不堪的東線地帶,然而漢朝出人意料的反擊開始了。公元前127年,衛青從雲中出發,沿黃河北岸高速疾進大迂回,一舉攻入河套草原。這場進攻出乎匈奴人意料:以匈奴人的理解,漢軍從未發動過如此長途的騎兵奔襲作戰,即使發動,他們也應該從南方進攻。然而衛青卻大膽穿插,從匈奴人的背後直插河套,猝不及防的匈奴守軍登時大潰。衛青先占領黃河北岸的高缺等地,切斷匈奴軍退路,再以重兵合圍,發起總攻,匈奴人幾乎無法做出像樣的抵抗,就全線崩潰,整個河套草原就此落入了漢軍之手。這是漢匈戰爭裏的一個重要拐點:奪取了河套草原的漢王朝,在當地修築營壘,設立定襄郡,屯守部隊10多萬人,河套,從此成為了漢軍北上草原、反擊匈奴的主陣地。河套豐美的水草和豐厚的戰馬儲量,更成為漢朝騎兵的主要來源地。

河套的丟失,引起了匈奴方面的震怒,從公元前127年漢軍奪取河套開始,至公元前124年,短短3年間,匈奴人至少發動了10次反擊河套的戰役。這3年也是漢朝經營河套的關鍵時期,漢王朝發動民夫10多萬,在河套修築長城,駐守兵馬,將其真正納入漢王朝治下。衛青更率部數次擊退匈奴人的進犯,以成千上萬將士血的代價,漢朝終於在河套草原紮下了根、站住了腳。而戰爭的天平,從此傾向了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