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揭開南越王國的神秘面紗

前文說到異姓王長沙吳氏一脈時,提到了長沙國對西漢帝國的意義,有一個作用是“屏障”。之所以是屏障,主要因為當時西漢帝國南部的安全,也面臨著另一個政權的威脅,那就是作為西漢藩屬國的南越國。

南越,這是一個漢帝國南部的少數民族政權,但這個政權的真實形態,許多人卻格外陌生。比如一些不熟悉中國歷史的外國“專家”們,甚至簡單地把漢帝國與南越王國的關系,說成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這就是無視最基本的事實:南越政權從誕生、存在、發展、壯大,乃至最後的消亡,始終是西漢帝國版圖內的一部分,其政權的性質,與西漢帝國境內的諸侯國無異。更重要的意義是,這個政權邁出了西南民族與華夏民族走向融合的第一步,也邁出了中國南方土地徹底融入中華版圖的第一步。

南越王國,始建於公元前203年,其版圖包括了秦朝在南中國設立的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天廣東、廣西兩省的大部分地區,以及福建、貴州、雲南的部分地區,甚至還包括越南北部的部分領土。從公元前203年建國到公元前111年滅國,南越政權存在的92年,是華夏民族與南方越族走向融合的92年,也是先進的漢文明持續向南傳播的92年。它的建國與滅國,與其說是一個王朝的興衰,不如說是中國南方大地最終融入中華版圖的歷程。

南越王朝的建國者,是漢人趙佗。南越王朝的建國過程,與秦王朝統治時期另一項大功業有關——南平百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強大的秦王朝並未停止四面擴張的腳步。他征伐的目光,開始落向了楚國南部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以50萬大軍南下,開始了平定南方百越之地的戰爭。經過4年的征戰,秦王朝完全征服了楚國南部的百越地區,在楚國以南,設立了桂林、象郡、南海3個郡縣,以名將任囂為南海郡都尉。從此之後,今天中國廣東、廣西各省,在歷史上第一次被劃入了中原王朝的治下。而參加征伐南越戰爭的50萬秦軍,也大多留守在當地,他們就是今天中國南方“客家人”祖先。

但這樣的“郡縣制”,無疑是非常松散的。此時的南越大地,中原王朝是鞭長莫及。強秦高壓之下,尚能做到歸附,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變亂,擺脫中原王朝自立也就不可避免。秦朝時期,雖然在南越當地進行了大量開發工作,包括修築水渠運河,推廣華夏農業文明,但對於整個南越的治理還是松散的。而中原王朝的“變故”,也很快發生了。大澤鄉起義後,中原大地頓時打成了一鍋粥,各路豪強紛紛群起,大一統的秦王朝內院起火,地處偏遠的南越三郡,也就“殃及池魚”了。

這時期南越三郡的角色,是既尷尬又兇險:說尷尬,秦王朝治下,南越三郡是名正言順的中國郡縣,可秦王朝眼看著不在了,三郡何去何從?說兇險,南越大地,本身就是秦王朝以武力征服的,秦王朝強盛時,可憑借中央政府的威名,維系表面上的平靜穩定,而今這棵“大樹”倒了,當地被征服的百越各族,很有可能發生叛亂。偏偏屋漏又遭連夜雨,就在這關鍵時刻,南海郡的都尉任囂病倒了,而且病得特別重,沒多長時間,就只剩一口氣了。

這裏要說說任囂,此人在歷史上不出名,但對於中國南方的歷史變遷,卻是一個極其關鍵的人物。秦始皇平定百越地區初期,開始的主將是屠睢,但因屠睢殘暴,遭到了當地百姓的反抗,不得已只能以副將任囂替代。任囂到任後,對南越地區采取懷柔政策,招撫當地的越族部落,發展生產,很快安定了地方。後來,他被任命為南越三郡之一的南海郡都尉,以廣東番禺為首府。在任期間不斷招撫北方漢民南下,在當地屯墾定居,建立漢族村落。漢族與南方越族的大規模融合,就是從此開始。

但好景不長,就在秦王朝的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任囂的人生也走到盡頭。公元前208年,任囂已經病入膏肓,一旦他去世,群龍無首的南越三郡必然會亂:當地的越族部落,已有蠢蠢欲動者,留駐的秦軍兵將,也會有人趁機搶班奪權。當務之急,就是要在自己離開之前,選擇一個可靠的繼承人,保障南越大地的平安。幸運的是,任囂已經找到了這個人:龍川縣令趙佗。

在此之前,趙佗一直都是任囂最好的助手,南海郡治下四縣中,趙佗是龍川縣的縣令。比起懷柔的任囂來,趙佗是一個恩威並施的人,一是能打仗,多年以來陸續派兵平定當地越族的叛亂,從無敗績,是個出了名的狠角色。治理地方也政績卓著,他在龍川縣開辟村落,推廣漢族的農耕技術,遷移漢民與當地越族雜居,政績頗多。在這個南越命運的關鍵時刻,他是能夠帶領南越走出命運十字路口的首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