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如何一統江山

春秋戰國漫長分裂局面的終結,來自秦始皇平滅六國。平滅六國的起點,來自於秦孝公改革後的東出爭雄。秦國從秦孝公開始,經過了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一直到公元前238年,嬴政正式親政。

這整整123年,是秦王朝吞疆並土的123年。秦惠王時代,秦國徹底收復了西河,打通了東進的道路,向南占領了巴蜀,擁有了穩固的後方基地,占領了楚國的關中地區,削弱了楚國的實力。秦國形成了對六國諸侯的獨大局面,打垮了原本是秦國東出勁敵的魏國,壓制住了同樣有吞並中原之心的楚國,占領了統一天下的制高點。之後的秦昭王時代,是另一個重要時代。這時代的秦國,相繼解決了兩個爭天下的主要對手:齊國和趙國,對一度和秦國並稱為最強國家的齊國,秦國以合縱之道還合縱之身,組織五國聯軍殺入齊國,使遭到重創的齊國再也無力和秦國爭鋒。之後秦國以必勝的決心,發動了對趙國的進攻,用動用全國青壯年男子參戰的方法,在長平消滅了趙國40萬精銳軍隊,一度是天下老二的趙國,從此徹底失去了和秦國叫板的本錢。在這期間裏,秦國一共8次擊敗中原諸侯組成的反秦聯盟,累積消滅六國軍隊150萬人,在當時全中國人口不過2000萬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非常觸目驚心的天文數字,他意味著中原六國的青壯年,在秦國的歷次戰爭中遭到了沉重的損失。與此同時,秦國還占有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五分之三的財富,這時候秦國的控制區域,包括今天的陜西、甘肅、寧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區。公元前238年登基的秦王嬴政,仿佛是一個在球門前捕捉到戰機的射手,他的前代君王們經過一輪輪配合,將皮球很舒服地送到了他的腳下,等待他完成最後臨門一腳——統一天下。

事實上,對於當時的嬴政來說,要做到這個很不容易。因為這時候的他,說了不算。

作為後來君臨天下的秦始皇,這時期登基的嬴政,年齡只有13歲,國家大權掌握在太後以及相國呂不韋手中。尤其是把持朝政的呂不韋,是這時期秦國真正掌權的大人物。

呂不韋和秦王嬴政的關系,各類小說以及戲說的電視劇裏總是津津樂道。許多影視作品都說,呂不韋其實是秦王嬴政的親生父親,這個說法在正史中沒有任何證明,但可以證明的是,對待少年登基的嬴政,呂不韋的表現比爹還爹。

呂不韋的發跡,起於秦莊襄王回國即位後。因為他對秦莊襄王有恩,所以被立為相國,秦莊襄王本人不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君主,這時期的秦國大政,都是由呂不韋來掌握,國家大事的處理都是由他最後做決定。秦莊襄王在位三年裏,呂不韋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於公元前256年滅掉了東周,這等於是宣告了秦國繼周天子之後的正統地位。之後他又在山西北部設立太原郡,重新攻占了當年導致長平浴血的上黨郡。秦國全面進攻中原諸國的戰略態勢已經全面完成了。秦莊襄王僅在位3年就去世了,呂不韋以相國身份把持大權。這時期的他大權獨攬,甚至國家大事的奏折都拿回到自己家裏去批閱,根本不給嬴政處理政事的機會。與此同時,他又和嬴政的母親——太後私通(倆人本來就是夫妻,當年呂不韋為了巴結公子異人,將老婆送給了他,然後生下了嬴政)。他自己也非常貪婪,在洛陽等地設立壟斷的商鋪,壟斷當地的貨物貿易,從中大撈特撈,可以說是集權臣和官倒於一身。這樣的人物,不招嬴政恨是不可能的。

呂不韋在嬴政親政前做的另一個重要事情,就是編書,他找人編纂的《呂氏春秋》,是戰國文化的集大成者。呂氏春秋一書,全面闡述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要求改革的思想,書中的許多思想,特別是“世易時移,變法亦宜”的思想,都成為後來嬴政執政的指導思想。比起戰國時期的諸多權臣,呂不韋的行為其實不算過分,在嬴政面前也並不飛揚跋扈,但他真正引起嬴政猜忌的,一是他和太後之間的不清白關系,而且為了掩蓋這個不清白,呂不韋反而越描越黑,介紹了一個假太監繆毐入宮和太後私通,借此撇清自己和太後之間的不正當關系;二是他對六國的四君子有樣學樣,自己也招納了三千門客,儼然一派獨大勢力,這樣的局面,是高度中央集權的秦帝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呂不韋的命運,也就早早注定了。

公元前238年,嬴政正式親政。而這時候的繆毐,在和太後打得火熱的同時,也生出了政治上的野心,他和太後生了兩個兒子,企圖串通太後發動政變,立自己的兒子當小皇帝。年輕的嬴政,屬於少年老成的類型,繆毐的一舉一動早在他的監視之下,結果繆毐還沒有行動,就被嬴政逮捕了,借著繆毐的案子,嬴政順水推舟宣布了呂不韋的罪狀,解除了他丞相的職務,遠遷他回四川。路上,呂不韋因擔心嬴政追究,服毒自盡了。就這樣,少年登基的嬴政,這才坐穩了秦國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