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草原梟雄葛爾丹

說到清朝康熙帝在位時期的幾次大戰爭,除了八年平定三藩外,打得最漫長最反復的戰爭,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征葛爾丹”之戰。作為準噶爾蒙古的傑出領袖,葛爾丹雄踞西北,與清王朝分庭抗禮,他和他的部族與清王朝的戰爭,幾乎貫穿整個“康乾盛世”,令“滿萬不可戰”的清朝八旗軍屢遭慘敗。說他是在位60年的康熙皇帝“大半生的對手”,毫不過分。

這位草原梟雄,除了與康熙皇帝的幾次大戰外,內地史料裏對他的記錄甚少。而事實上,他不僅是一個影響了中國歷史的人物,也同樣是一個影響了今天中亞版圖的世界性人物。在我們的鄰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一百多年來,對於葛爾丹以及準噶爾蒙古的研究從未間斷過。在清朝君臣的觀念裏,他是一個叛亂分子、亂臣賊子,然而縱觀他一生的功業,卻不是這樣簡單。

說葛爾丹,需得從他的部族——準噶爾蒙古說起。在許多影視劇甚至歷史書中,葛爾丹都被說成是蒙古準噶爾部的創始人,但事實上,他是一個繼承人,一個繼承了準噶爾蒙古,並一度讓準噶爾蒙古走向強大的人。

準噶爾蒙古,是蒙古瓦剌部落的一支。明朝後期,蒙古部落逐漸分成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勢力。其中的漠西蒙古,前身就是瓦剌。努爾哈赤崛起後,一面與明朝戰爭,一面也開始對草原蒙古部落的吞並。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兩代,經多次戰鬥,從東蒙古追殺到青海,終於徹底消滅了蒙古“黃金家族”的最後一代可汗——林丹汗。與此同時,漠北喀爾喀蒙古的三大可汗——土謝圖汗、劄薩克圖汗、車臣可汗,也相繼歸順了後金。之所以如此,要拜明朝崇禎皇帝所賜,漠北蒙古在明朝中後期,一度是明朝的“鐵杆”。崇禎即位後,因國庫空虛,索性停掉了所有對蒙古部落的賞賜,如此一來,給了後金機會。皇太極在明朝滅亡前,能夠數次輕易的繞道蒙古南下,原因也在於此。明朝滅亡以前,清朝用通婚、冊封等各種手段,已經完全控制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尤其是“盟旗”制度,通過封號的賞賜和遊牧區域的劃分,將蒙古部落分割成勢力分散的數百小區域,再無力整合成一個對抗國家政權的力量。唯一的例外,就是漠西蒙古。

漠西蒙古的前身,是明朝時赫赫有名的瓦剌部。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勢力日益衰落,部分瓦剌部族西遷中亞一帶,也有部分遷入青海地區。到明末的時候,瓦剌分裂成杜爾伯特、準噶爾、土爾扈特、和碩特四部,其中尤以準噶爾實力最強。公元1640年,在新疆塔爾巴哈,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召集漠西蒙古各部,頒布了《衛拉特法典》,這部法典劃分了漠西蒙古各部落的遊牧範圍以及各項法律。從此以後,準噶爾汗國儼然以漠西蒙古領袖的身份壯大起來,和碩特部被排擠到青海地區,土爾扈特西遷到中亞,杜爾伯特臣服於準噶爾。巴圖爾統治時期準噶爾的勢力範圍,包括今天的巴拉喀什湖東段、吐魯番地區,首府為今天新疆北部的博賽列地區。與其他遊牧民族政權不同的是,準噶爾部不僅遊牧業發達,南部還出現了農業與城市。此時,俄羅斯帝國的勢力也滲透入中國西北地區,在公元1640年十月,巴圖爾就曾與俄羅斯打過交道。當時俄羅斯的探險隊進入準噶爾地區,屠殺準噶爾部居民,巴圖爾堅決反擊,不但擊退了俄羅斯探險隊,還派使節警告俄羅斯。從公元1640年到1647年,準噶爾部與俄羅斯在邊境上發生了13次摩擦,其強硬的態度令俄羅斯使臣感慨說“這將是帝國東進最大的一塊石頭”。如果沒有準噶爾的存在,沙皇俄國侵略中國新疆,恐怕會容易得多。

公元1653年巴圖爾去世後,其子僧格即位。公元1670年,僧格被異母兄弟暗殺,準噶爾部陷入內亂。巴圖爾一個在西藏出家的兒子,返回準噶爾奪取了政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葛爾丹。

葛爾丹生於公元1644年,他出生的時候,阿爾泰山上空出現了五彩祥雲,令巴圖爾大為欣喜,隨後葛爾丹被送到拉薩出家,與五世達賴成了好友,還和藏王第巴桑結嘉錯是同學。政變發生後,葛爾丹本無意爭奪可汗位,只願在西藏研究佛學,其母去西藏勸說,讓葛爾丹動心。葛爾丹離開西藏前,五世達賴授予葛爾丹“博碩克圖”的稱號,這也成為後來葛爾丹拉攏蒙古部落的一個招牌。公元1671年,葛爾丹擊敗反對派,成功登上準噶爾可汗的寶座。這以後,就是準噶爾汗國的一段征服史:他先利用自己與達賴喇嘛的關系,勸說衛拉特其他部落歸順自己。同時還四處征伐,打擊的目標首先對準了東遷青海的和碩特部。公元1677年,葛爾丹發動進攻,擊敗和碩特部,獲得勝利後,又采取懷柔政策,招降了和碩特部的車臣可汗。奪取和碩部是準噶爾汗國的重要一步:和碩部一直是瓦剌四部中的“盟主”,此時的瓦剌四部,除了土爾扈特西遷外,其他3部已盡被準噶爾吞並。公元1680年,葛爾丹頒布法令,取消了原本松散的瓦剌聯盟,解除了明清兩個王朝曾冊封各部落的所有封號,建立了他自己的獨立王國——準噶爾汗國。公元1680年,葛爾丹發動西征,滅亡了天山南路的葉爾羌汗國。至此,葛爾丹已經完全建立了他在西北一統天下的地位。